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夫人

夫人

①宫中女官名号。秦以前天子夫人位次王后,在众女官之上。秦汉沿用,凡皇帝、皇太子之妾,皆称夫人。东汉末曹操设内官时沿置,位次皇后,在众嫔妃之上。晋武帝置三夫人九嫔,夫人与贵嫔、贵人同为三夫人,位视三公。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(456) 省。齐、梁又置。十六国后赵亦置,位视上公,高于贵嫔、贵人。北魏道武帝时以宫中余妾称夫人,无员,皆有品次。至孝文帝改定内官,置三夫人,位视三公。隋、唐拟周礼宫禁之制,妃皆合称夫人。隋炀帝置贵妃、淑妃、德妃三夫人。唐之贵妃、淑妃、德妃、贤妃亦合称夫人。其位次于皇后,正一品。②诸侯妻的称号。《礼记·曲礼 (下)》: “天子之妃曰后,诸侯曰夫人。”汉朝列侯之妻称夫人,夫死,其子继为侯,则改称太夫人。③命妇封号。新王莽曾封崔篆母师氏为义成夫人,是以此作为对妇女的封号之始。唐朝规定,诸王、国公及文武官一品之母或妻封国夫人,三品以上官员之母或妻封郡夫人。宋徽宗政和(1111—1118) 中改为执政以上的官员之妻封夫人。明、清沿之,一、二品官之母、妻皆封之。清朝公、侯、伯之妻为一品夫人,宗室封爵中的长子、贝勒、贝子、奉恩镇国公、奉恩辅国公、不入八分镇国公、不入八分辅国公、镇国将军、辅国将军之妻亦封夫人。④ 明朝初期曾作为诸王妾的名号。


1、古代帝王妻妾的一种名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有后,有夫人,有世妇,有嫔,有妻,有妾。”疏:“夫人者:夫,扶也,言扶持于王也。”汉初因秦之称号,嫡妻称皇后,妾皆称夫人。高帝、文帝选纳尚简,至武、元二帝乃掖庭三千,增级十四,才有美人、良人等。夫人掌论妇礼,其与皇后,如三公与皇帝。见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。

2、诸侯的妻称夫人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之妃曰后,诸侯曰夫人,大夫曰孺人,士曰妇人,庶人曰妻。公侯有夫人,有世妇,有妻,有妾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薛公相齐,齐威王夫人死,中有十孺子皆贵于王,薛公欲知王所欲立而请置一人以为夫人。”

3、汉朝列侯的妻称夫人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七年冬十月,令列侯太夫人、夫人、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,无得擅征捕。”注:“列侯之妻称夫人。列侯死,子复为列侯,乃得称太夫人,子不为列侯不得称也。”

4、命妇封号之一。始于王莽,王莽封崔篆的母亲师氏为义成夫人。唐朝诸王的母亲、妻、妃封国夫人;文武一品官和国公的母、妻也封国夫人;二品三品官员的母、妻封郡夫人。宋徽宗政和年间改封制,执政以上官员之妻封夫人。明、清一二品官员之妻封夫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守中书令

    官名。官阶低于官职加“守”字。辽朝守中书令为加给官员的尊称,非实任。元世祖中统三年(1262),真金封燕王,守中书令。至元十年 (1273)立为皇太子,仍兼中书令,去“守”字。

  • 大谏臣

    官名。同“大谏”。春秋齐置。君王左右主司谏议的大臣。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 管子复于桓公,曰: “蚤(早)入晏出,犯君颜色,进谏必忠,不辟死亡,不重富贵,巨不若东郭牙,请置以为大谏臣”。

  • 挏马官

    泛指挏马令、丞、尉等官,属太仆,掌取马乳制酪供宫中用。详“挏马”条。

  • 诸军都虞候

    武官名。辽置,见“诸军都虞候司”。

  • 二征将军

    新莽将军名号。天凤六年(后19),王莽得匈奴右骨都侯须卜当,赐姓征氏,号二征将军,欲诛单于舆以代之。指将军严尤和廉丹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(莽)欲遣尤与廉丹击匈奴,皆赐姓征氏,号二征将军。”

  • 流外勋品

    流外官品级,自勋品至九品,共九级,唐朝用为诸司令史、赞者、典谒、亭长、掌固等吏职。

  • 五京道

    辽行政区划。会同元年(公元938年)置上京道、南京道,并改旧南京道为东京道。统和二十五年(公元1007年)置中京道,合称五京道。(1)上京道,治所在上京临潢府(今辽宁省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),辖临潢府及

  • 士林

    1、文人学士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鲁肃传》:“乘犊车,从吏卒,交游士林。”2、馆名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(大同七年)丙辰,于宫城西立士林馆,延集学者。”

  • 噶拉章京

    即“噶喇依章京”。

  • 官制用语。指代理、兼摄官职,魏晋以来或用之。唐制职事官非正除者或加“权”字,称权知、权判。北宋前期,寄禄官依散官品高下分权、行、守、试四等; 凡除授差遣,其资序较浅者亦带“权”字,暂代某职则带“权发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