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常少卿

太常少卿

官名。北魏始置,为太常副贰,位在丞上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三品上,二十三年改四品上。北齐置为太常寺次官,员一人,四品上,位列诸寺少卿之首。隋初因之,炀帝增为员二人,从四品。唐、五代沿置,正四品上,协助太常卿管理礼乐宗庙祭祀事务,分领诸署。唐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奉常大夫、司礼少卿,旋各复旧。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,始为职事官,员一人,从五品。南宋初,兼宗正少卿。辽朝置为南面官。金朝员一人,正五品。元朝或置或罢。明初称太常司少卿,洪武三十年 (1397)复旧,员二人,正四品。弘治七年 (1494) 以后,增设一员,提督四夷馆,掌翻译事务。清朝设满、汉各一员,正四品,协助寺卿管理祭祀礼仪,至祭期可任赞礼官。光绪 (1875—1908) 中省。自北齐以来,亦称“太常寺少卿”。参见“太常寺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猛进将军

    见“十猛将军”。

  • 榷盐使

    官名。唐德宗贞元十六年(800) 始置,掌安邑、解县两盐池事务,有推官一人、巡官六人、院官各一人及胥吏若干; 贞元二十一年废,宪宗元和三年(808) 复置。官名。唐置,见“榷盐使”。

  • 入学

    明清时童生经考试录取为生员者称为入学,亦称“进学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典翼牢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翼王府典官之一,掌监狱。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

  • 奉直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为从六品上文散官。神宗元丰三年(1080)废。宋朝文散官名号,从六品以上的文散官(无职无事)称奉直郎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文散官》。

  • 弹劾

    官制用语。国家监察制度之一。即由监察官员对政府官吏的违法或失职行为提出检举,请求惩治。秦汉以来,历代设有御史等官,专司其职。

  • 军户

    户籍隶属于军府的户。魏晋南朝时实行世兵制,兵士及其家属的户籍隶属于军府,西魏至隋初府兵及其家属的户籍隶属于军府,明代卫所军士及其子孙户籍隶于军府,清代屯卫兵丁以及充配为军的,其户籍隶属军府,这些户籍隶

  • 柱史

    官名。柱史是柱下史的简称,秦以前称柱下史,后代称御史。《水经注·渭水》:“昔李耳为柱史。”因唐代侍御史相当于周代的柱下史,因此,唐人用来做侍御史的美称。唐杜甫《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……》:“邑中上客

  • 热官

    指势要之官。宋陆游《感遇诗》:“仕宦五十年,终不慕热官。”

  • 羽林左丞

    官名,汉置,属光禄勋羽林左监,佐左监掌羽林左骑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·光禄勋》。参看“羽林丞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