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家令

太子家令

东宫属官。秦、西汉隶太子詹事。西汉管理太子汤沐邑,掌东宫刑狱、饮食、仓库,职比廷尉、司农、少府。秩千石(一说八百石)。新莽改名中更。东汉复故,改隶太子少傅,不掌刑狱。领太子仓令、食官令。与太子率更令、太子仆并号太子三卿,为东宫要职。两晋或隶太子二傅,或隶詹事,掌东宫刑狱、仓储、饮食、奴婢,五品。南朝隶詹事,宋、齐五品,清流者不为之; 梁始重其选,十班; 陈四品,千石。北魏亦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上,二十三年改从四品上。北齐至辽为太子家令寺长官,北齐、隋、唐皆从四品上。隋炀帝曾改名司府令,唐初复旧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宫府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宋朝官名虽存,罕有除授。金朝不置寺,家令隶詹事院,掌东宫营缮栽植铺设灯烛等事,正八品。元朝为“家令司”长官,正三品。


官名。秦有家令,汉因之,有丞。掌仓谷饮食。职似司农少府,秩千石。汉代太子食汤沐邑十县,由家令掌管;西汉属詹事,后汉属太子少傅。魏因之,晋代家令兼管刑狱。宋、齐、北齐、隋、唐因之。隋代家令掌刑法食膳仓库奴婢等,唐代家令不主刑狱,其余与隋同。辽代称太子家令,属太子家令寺。《汉书·吴王刘濞传》:“朝错(晁错)为太子家令,得幸皇太子。”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詹事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太子少傅》、《通典·职官十二·太子家令》、《辽史·百官志三·太子家令寺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绝伦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长才类科目。神功元年(公元637年)诏举,苏颋等七人及第。

  • 右监门卫将军

    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右监门府将军为之,置二员,从三品,协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,判出。宋朝置为环卫官,无职掌,无定员、多以宗室为之,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

  • 司兵参军事

    官名。① 隋文帝开皇三年(583) 改诸卫、太子诸率、诸王府、诸州兵曹参军事为之,炀帝大业三年(607) 均改为司兵书佐。唐高祖武德(618—626)中诸王府、玄宗开元(713—741)初诸卫、太子诸

  • 秘阁校理

    官名。北宋太宗端拱元年(988)置,以京朝官充任,与直秘阁通掌阁事。其后,或用为外官贴职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哲宗元祐元年(1086)复置,为贴职最末一等。官名。宋淳化元年(公元99

  • 麽忽

    官名。金朝乣军官员,“详稳”的副职。

  • 州记室掾史

    州门下吏名。北齐置,见“记室从事”。

  • 内阁中书考试

    清代选拔内阁中书的考试。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令各科进士不拘年分,愿考中书者,选取遇缺即补。雍正初,复考选举人为内阁中书。此后,凡进士、举人均可应考内阁中书,考无定时,亦无定额,内阁需人时咨礼部奏

  • 西曹属

    官名。东汉、三国魏、晋朝置,西曹次官,阙掾则为西曹长官。官名,东汉始置,为西曹副长官;无掾,属则为西曹长官,掌府史署用。其后,三国魏、晋等皆沿置。参看“西曹”、“西曹掾”条。

  • 侦缉队

    内外城巡警总厅所属机构。清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内外城巡警总厅分别成立侦缉队与警备队,侦缉队专司侦探,设管带一人,帮带二人,司书生一人,下设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分队。各队设队官一人,队长二人,巡警二

  • 大予乐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太常的属官有太乐令及丞,东汉改称大予乐令丞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本注:“掌伎乐。凡国祭祀,请奏乐,及大飨用乐,掌其陈序。”据《汉官》所载,有“吏员二十五人,乐人、八佾舞三百八十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