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理评事

大理评事

官名。大理寺属官,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置四十八员,掌推按刑狱,正九品。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(648)置十员,从八品下,掌出使推覆,后加为十二员。北宋初犹有定员,与大理正、丞分掌断狱,其后别置详断官,本官遂为寄禄官,神宗元丰(1078~1085)改制,置十二员,凡隶左断刑之事务则与大理司直详断。南宋减为八员,正八品。金海陵王天德二年(1150)置三员,正八品,掌推按,参议疑狱、披详法状,章宗明昌二年(1191)减契丹评事一员,完颜永济大安二年(1210)减汉一员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左评事四员、右评事八员,正七品,永乐元年(1403)改左、右各六员,如刑部、都察院诸司、道,各带管直隶地方审录,二年复旧。弘治元年(1488)裁减右评事四员。清顺治元年(1644)定堂评事满、汉各一员,正四品,十六年改正七品; 康熙六年(1667)升正五品,九年定正七品,三十八年定左、右评事汉各一员,掌左、右两寺章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建远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
  • 时叙郎

    官名。明太祖吴元年(元至正二十七年,1367)改前置太史监为太史院,置为属官,正七品,具体职掌不详。洪武元年(1368)罢。

  • 都典簿

    官名。清末大理院典簿厅之长官。详“大理院典簿厅都典簿”。官名。清末置,为大理院典簿厅的主官,见“大理院典簿厅”。

  • 河南丞

    即“河南尹丞”。

  • 右牝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太仆寺,掌驼马。设令、丞。领右牝局。

  • 蛮夷长官司

    见“长官司”。官署名。元始置于西南少数民族诸溪洞,秩如下州。设达鲁花赤、长官、副长官,参用其土人为之。明制于长官司之外,另有蛮夷长官司,设长官一人,正六品;副长官一人,从七品。又有蛮夷官、苗民官及千夫

  • 掖庭暴室丞

    官名。东汉掖庭令的属官有暴室丞。以宦者担任,为暴室官员。暴室是宫中的织染厂,也设有医生,宫中妇女有病到此医治;皇后贵人有罪也到此,所以有“宫中监狱”之称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掖庭令》:“暴室丞主中妇人疾

  • 夫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一说职掌与土地有关。余不详。

  • 工部汉档房

    清代工部内部机构。掌本部清、汉文的题奏。设汉字堂主事满、汉军各一人;笔帖式若干人,掌缮题本与黄册;经承二人。

  • 宣政使

    官名。北宋太宗淳化五年(994),为赏昭宣使王继恩镇压王小波、李顺起义之功,特置此官授之。后用为内侍高级阶官,朝参位在东班前,称为班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定为正六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