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公

国公

①爵名。晋朝时即指“”。隋朝始置,为九等爵之第三等,位郡王下、郡公上,从一品。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废。唐朝复置,食邑三千户,从一品。唐末及五代受此封者甚滥。宋置,位郡王下,郡公上,从一品。金朝置,食邑三千户,实封三百户,从一品。元朝置,为正二品。明朝封公者,均冠以字号,称某国公。清朝宗室封爵中,有镇国公、辅国公等,亦统称国公。②官名。清朝王伦起义军所设之职官。


爵位名。隋朝始置国公。《隋书·百官下》:“国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九等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御史台》:“国公居三品之下,郡公居从三品之下,县公居四品之下。”其后相沿至明。清朝则有镇国公、辅国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年县狱

    监狱名。唐置,见“京兆府狱”。

  • 考试院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管理科举考试的机构。又分为词赋考试院、经义考试院。词赋考试院掌管词赋、律科等,设监试官、考试词赋官、试律官等。经义考试院掌经义、经童等科,设经义试官、经童试官、经义读卷官等。考试院还设誊录

  • 悉南纰波

    官名。吐蕃官,赞普近侍官。

  • ①地方正职政务官。《管子· 立政》: “分乡以为五州,州为之长。”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桓公令官长,期而书伐。”韦昭注: “官长,长官也。”②春秋战国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次序; 其最先者。《左传· 隐公十一

  • 左街司

    见“金吾街仗司”。

  • 车郎中

    官名,也简称车郎,西汉置,掌御车。属郎中令(光禄勋),其长官为车将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郎中令》,参看“车郎”条。

  • 监运诸物公使

    吏员名。金制,漕运司所属有公使八十一人,掌监运诸物。

  • 军尉佐

    武官名。春秋时晋国中军尉有佐,《国语·晋语八》“问于伯华”注:“伯华,羊舌赤,鲁襄三年(公元前570年)代父职为中军尉之佐。”参见“军尉”。

  • 给予奖章

    公务员奖励方式之一。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期间规定:凡公务员连续任现职在五年以上,有三次考绩总分数均在八十分以上者,由铨叙部呈请考试院给予奖章。

  • 掌纳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职内上士二人,中士四人,主管财税收入的事务。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掌纳上士,正三命;掌纳中士,正二命。其职掌相当于《周礼》天官的职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