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四辅

四辅

君王之辅佐大臣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设四辅及三公。”孔颖达疏引 《尚书大传》:“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”西汉为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傅合称。平帝元始元年 (后1)置。位居三公上。以太傅领四辅事,总揽朝政。新莽指太师、太傅、国师、国将,始建国元年 (后9)置。位上公,居三公上。东汉废。十六国北燕前、后、左、右辅亦合称四辅。北周亦置,指大前疑、大右弼、大左辅、大后丞。明朝太祖设四辅官,以春、夏、秋、冬为名,实仅置春、夏二官,秋、冬阙。


古代君王的四位辅佐大臣,朝代不同,其官称也不一样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设四辅及三公。”疏:“《尚书大传》: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”西汉平帝时四辅为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傅,位在三公上,总揽朝政。《汉书·平帝纪》:“安汉公、四辅、三公、卿大夫、吏民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。”注:“张晏曰:王莽为太傅、孔光为太师、王舜为太保、甄丰为少傅,是为四辅。”西汉末年,王莽以太师、太傅、国师、国将为四辅,位上公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北周四辅指大前疑、大右弼、大左辅、大后丞。明太祖以春夏秋冬为四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起居注衙门

    即“起居注馆”。

  • 察哈尔都统

    官名。清康熙十四年(公元1676年)置口外游牧察哈尔八旗,设总管、副总管等以统领之,属在京蒙古都统兼辖。乾隆二十六年(公元1761年)改置察哈尔都统,驻张家口,掌察哈尔的军政及察哈尔八旗(原为察罕诺门

  • 收掌

    官名。①又称“收掌官”。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。负责把试卷分配给各房“房官”。分为内收掌、外收掌,分属内、外“帘官”。② 清朝内阁所属内翻书房、方略馆之职官。详“内翻书房”、“方略馆收掌”。

  • 东京小冢宰上大夫

    参见“东京小冢宰”。官名。北周置,为东京六府的主官,秩正六命。任此职者见《隋书·房陵王勇传》:“出为洛州总管、东京小冢宰,总统归齐之地。”参见“小冢宰上大夫”。

  • 慰表

    文书名。宋朝,凡皇亲亡故,皇帝或皇太后等持服期间,官员撰表文安慰皇帝或皇太后等,称为慰表。

  • 总领左右护卫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总领左右护卫司”。

  • 州部

    官名。又称“州部之吏”。战国始见。地方州长的部属小吏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 “故明主之吏,宰相必起于州部。”《五蠹》: “州部之吏,操官兵,推公法而求索奸人。”陈奇猷注: “州部之吏为地方小官”,“即州

  • 瞽史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掌天时历数。或说瞽为掌乐大师,史为太史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《瞽史之纪》曰: 唐叔之世,将如商数。”韦昭注: “瞽史,知天道者”。《周语下》: “吾非瞽史,焉知天道? ”韦昭注: “瞽、

  • 中军尉

    官名。又称“元尉”。春秋时晋国置,晋军设军尉,主管派遣为将佐驾御车马的军吏,及训练士卒。中军尉为中军所设的军尉,大夫爵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 “晋悼公即位于朝,始命百官”,“卿无共御,立军尉以摄之。

  • 属长史

    官名,汉置,意即副长史,唯司空有此官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属长史一人,千石。”属,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