阶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左藏库使、东西作坊使置,为正七品武阶官,属大使臣。清朝乾隆二十年 (1755) 改骠骑将军置,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二品之封赠。三十二年,属八旗者正二品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于有兵诸郡别置,正五品,为都尉副贰,领兵,与郡之行政长官不相知。京辅所置从四品。武官名。隋炀帝时置,大业二年(公元606年)炀帝定郡都尉之秩为正四品,又增置副都尉,秩正五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翼王府,正副各一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
官署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与天官、地官、春官、秋官、冬官府合称六府。以大司马卿为长官,设小司马上大夫、夏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,掌军政,主持征伐敌国及四时治兵讲武,并掌官员迁调之权。统率
宫中女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掌铨查六宫。三品。
官名。明清设置,参议通政使司事务。见“通政使司”。
即“拜他拉布勒哈番”。
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行军官。设御营都统以统领御营军队。
官名。金贞祐五年(公元1217年)设,为集贤院的副长官,秩从五品。
明代五军营附属营之一。见“殚忠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