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墓

司墓

官名。春秋时郑国置。掌公墓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 “郑简公率。将为葬除”,“司墓之室有当道者”。杜预注:“司墓之室,郑之掌公墓大夫徒属之家。”


官名。春秋时郑国设置,即掌公墓之大夫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司墓之室有当道者。”杜注:“司墓之室,郑掌公墓大夫徒属之家也。”《周礼·春官》之属有墓大夫,掌理国人所葬的墓地界域并制作图籍,令国人聚族而葬,掌理墓地的政令。在公墓地域中设置办事处,处理争墓地的诉讼事件并指挥所属守护墓地。郑国司墓所掌当亦与此相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候部郎

    官名,三国魏置,属太史令,掌观测天象。晋沿置。见《历代职官表·第三十一表》。

  • 同“遂”。西周时期鲁国行政区划名。指国都郊外地区。《史记》卷三三《鲁周公世家》: “鲁人三郊三隧”。

  • 东省

    ①东晋南朝“散骑(集书)省”别称。②唐朝“门下省”别称。南齐对于集书省的别称。详见“西省”。

  • 武候率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兵部中大夫武候率下大夫佐官,正三命。官名。见“武候率下大夫”。

  • 虎军详稳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军事衙置。统领虎军。设详稳。

  • 嫔人

    女官名,即九嫔,西汉末年王莽置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备和嫔、美御、和人三,位视公;嫔人九,视卿;美人二十七,视大夫;御人八十一,视元士。”

  • 详断官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,择常参官兼大理正、京官兼大理丞,皆称为详断官。掌断天下所奏狱案。神宗元丰元年(1078),刑部置司掌大辟狱,以天下奏案及大理寺断案归之,改为刑部详断官。元丰(1078—1085) 改制

  • 牛加

    官名。夫余国置之。夫余国以六畜命官,有牛加、马加、狗加等,分主各邑落。见《后汉书·东夷列传》。官名,汉时夫余国置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:“夫余在长城之北……国有君王,皆以六畜名官,有马加、

  • 内官长

    官名。西汉属宗正,掌管分寸尺丈等长度标准、有丞。初属少府,中属主爵,后属宗正。东汉省。官名,汉置,掌度量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宗正,秦官,掌亲属,有丞。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。属官有都司空令丞,内

  • 王府长兼行参军

    官名。梁始于皇弟皇子府置长兼行参军,陈沿置。北魏诸王府、北齐皇子王府及隋诸王府亦均置此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