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商

司商

官名。西周置。掌赐族受姓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司商协民姓。”韦昭注:“司商,掌赐族受姓之官。”


官名。掌赐族授姓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,司民协孤终,司商协民姓,司徒协旅,司寇协奸,牧协职,工协革,场协入,癝协出,是则少多、死生、出入、往来者皆可知也。”注:“司商,掌赐族受姓之官。商,金声清。谓人始生,吹律合之,定其姓名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省掣验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置于产盐省份,商人有贩盐之特权者,运盐到埠头,由掣验局令其抽签,以定发售之先后,故有此名。

  • 万安规运提点所

    见“寿福院”。

  • 就第

    即归第。汉朝、晋朝或称官员免官为就第。

  • 饮官令

    官名。金朝太后两宫官,掌承奉汤茶及酒果。秩正八品。

  • 内城巡警总厅卫生处

    清末京师内城巡警总厅的内部机构。掌清道、防疫、检查食物、屠宰、考验医务、药材,并管理卫生警察,设参事一人,从五品,承厅丞指挥,掌理本处事务。下设清道、防疫、医学、医务四股,分理本处事务。各股股长一人,

  • 布政使司参政

    官名。明制,布政使之下有左、右参政,秩从三品,与左、右参议共同分司诸道,掌督粮、督册、分守。清初沿置,乾隆十八年(公元1753年)裁撤。参见“道员”。

  • 奉祠正

    官名。明朝于各王府奉祠所分置,各一人,正八品,掌王府中祭祀、乐舞之事。

  • 赀郎

    汉朝郎官的一种,以财物为郎官者之称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以赀为郎,事孝景帝,为武骑常侍。”注:“师古曰:赀,财也。以家财多得拜为郎也。武骑常侍秩六百石。”

  • 中央信托局

    金融机关名。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四年(公元1935年)设置,办理信托业务,以局长一人、副局长二人为正副长官。局内置理事会、监事会,处理监督各项事务。其业务分为四种:一、储蓄业务,办理公务员及军人储蓄;

  •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

    官署名,元朝置。掌地方监察。由提刑按察司改立,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。参见“肃政廉访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