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神威军上将军
官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。加官,无实职。在左神威军上将军下。
官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。加官,无实职。在左神威军上将军下。
宋朝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省称。
官名。清朝内务府三旗包衣护军营掌治营务之副长官。康熙十六年(1677)设。时为长官。额定每旗五人,共十五人。从三品。雍正元年(1723)设包衣护军统领之后,为其副。
宋代三司内部机构,为度支八案之一。掌军中春冬衣、百官俸禄、左藏钱帛、香药榷易。
官名。清朝土官名号之一。武职。四川、云南等省设有。正四品。管所辖之兵士,受地方武官约束。世袭,其承袭事隶兵部。详“土官”。土兵官名。清制,四川省置一人,驻越嵩厅松林地; 云南省置一人,驻镇边府大雅口。
参见“督办政务处”。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,改组内阁,设会议政务处,以各部尚书为内阁政务大臣,下设总办、副总办等官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六·内阁》。
又称“内帘官”。明清乡试主考官,会试总裁及同考官之统称。主考官为一正、一副。会试总裁,明为二人,清后期多简派三、四人充任,官品较高,称“大考差”。掌批阅试卷,核定名次,并将结果奏报皇帝,以候钦命。掌管
官名,辽朝置。辽朝官府,分北院和南院,各置大王一人,称北院大王(或北大王)和南院大王(或称南大王),南院大王分掌部族军民之政,主理民。知南院大王事为南院大王之佐官,佐南院大王掌部族军民之政,主理民。北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侍卫”。
女官名。唐、金都设此官,正八品,掌宫人食饩柴炭事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宫官》、《金史·百官三·宫人女官》。
官名。北魏前期置,为尚书省诸曹长官之一,管理国家粮仓及征课事务。官名。太仓为中央的粮食仓库,后魏设太仓尚书,职务同太仓令。参看“太仓令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