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卫将军

卫将军

官名。西汉初为将军名号之一,统兵征战,事讫即罢。文帝即位,拜宋昌为之,总领南、北军,始成为重要武职,其后屡典京城、皇宫禁卫军队。东汉位次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,秩万石,位亚三公。开府置官属。魏晋南北朝沿置,位在诸名号大将军之上,多作为军府名号,以加大臣、重要州郡长官,无具体职掌。东晋南朝甚重之,常以中书监、尚书令等权臣兼任,统兵出征。梁、陈改置“镇卫将军”。北魏、北齐仍置。魏、晋、宋二品,开府者位从公,一品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一品下,二十三年改二品。北齐二品。


将军名号,与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皆位比公,凡将军皆主兵,掌征伐,而卫将军平时掌宿卫;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王莽时与更始将军、立国将军、前将军号为“四将”(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)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夜拜宋昌为卫将军,领南北军,张武为郎中令,行殿中。”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:“韩暹攻卫将军董承。”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大司马董忠,国师刘歆,卫将军王涉,皆结谋内溃。”魏晋以后多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子仆寺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于詹事府,与家令寺、率更寺合称三寺,长官为太子仆,佐官有丞,领厩牧署。隋朝置仆一员、丞一员,掌宗族亲疏、车舆骑乘,领厩牧令。唐朝沿置,仆一员、丞一员、主簿一员,掌车舆、乘骑、仪仗、丧葬,

  • 造舰大监

    海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上校,掌理海军造舰事务。

  • 力士

    官名。宋代置,掌管旗帜,作为皇帝出行的仪卫,选用健壮军士充任。明代属旗手卫,专门执掌金鼓旗帜,随皇帝车驾出入,并守卫四门。官名。明设此官,掌金鼓、旗帜和随驾出入等。《明史·职官五·旗手卫》:“帅力士随

  • 内阁中书考试

    清代选拔内阁中书的考试。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令各科进士不拘年分,愿考中书者,选取遇缺即补。雍正初,复考选举人为内阁中书。此后,凡进士、举人均可应考内阁中书,考无定时,亦无定额,内阁需人时咨礼部奏

  • 宫门局

    官署名。隋朝太子门下坊置,设大夫二员为长官,掌东宫门籍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宫门大夫为宫门监。唐朝沿置,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宫门监为郎,仍置二员,隶左春坊,又置丞二员。掌东宫宫门管钥; 另有门

  • 丞相从事吏

    吏员名。汉代设置,《汉书·匡衡传》有“遣从史之僮取田租”的记载。同书《张禹传》记“禹以丞相退休罢就第。以列候朝朔望,位特进,见礼如丞相,置从事吏五人。”曾资生说:“疑从史即从事吏,系丞相私人服事之吏。

  • 镇守辽东等处将军

    见“盛京将军”。

  • 兵马使

    官名。唐朝中后期方镇使府军将,总兵权,任甚重,有都知兵马使、左厢兵马使、右厢兵马使、前军兵马使、中军兵马使、后军兵马使、宅内兵马使等名; 肃宗至德 (756—758) 以后,都知兵马使多为藩镇储帅。五

  • 印纸

    官府文书名。宋朝官员已授差遣,须十日内缴真本告札、付身,赴吏部本选照验,请二日内于所交纸二十张上用印,用印后交官员携带,称印纸。官员出行,即于印纸填写所经地点、月日,至所到之处交官府检验。若赴任,则书

  • 内小臣奄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内小臣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司内上士属官,由阉人充任,负责后宫事务,下设内小臣奄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