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十二城门候

十二城门候

东汉京城洛阳十二门,每门置候一人,掌城门兵。《后汉书·百官四》:“城门校尉一人,比二千石。本注曰:掌雒阳城门十二所。司马一人,千石。本注曰:主兵。城门每门候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雒阳城十二门,其正南一门曰平城门,北宫门,属卫尉。其余上西门、雍门、广阳门、津门,小苑门,开阳门,秏门、中东门、上东门、谷门、夏门、凡十二门。”注:“《汉官仪》曰:平城门为宫门,不置候,置屯司马,秩千石。《古今注》曰:建武十四年九月开平城门。”由此可知,洛阳城原十二门,后开平城门,为十三门。实置候者为十一门,注与原书有矛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陕西行省

    见“陕西等处行中书省”。

  • 总管太监

    官名。清朝太监官职之一。其品衔各有不同。以四品充任者为宫殿监都领侍衔,五品者为宫殿监正侍衔,亦有以七品“执守侍”充任者。内务府敬事房设四品总管一人,五品总管二人,六品副总管六人,七品执守侍委署总管无定

  • 修起居注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掌皇帝起居注之修撰,以文学之士为之。《册府元龟》卷五五四《国史部·总序》:北魏“置修起居注二人,以他官领之,而隶于集书省”。西魏沿置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前,起居郎、舍

  • 四方馆副使

    官名。辽置,为四方馆的副长官。金沿置,秩从六品,属兵部,参见“四方馆”。

  • 堂书

    清朝中央部院机关书吏之一种。负责文书事务。

  • 官名。僧官。《隋书·百官志(中)》:“昭玄寺,掌诸佛教。置大统一人,统一人。”参见“都统”。

  • 电政管理局

    交通部直属机关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二月一日公布的《电政管理局职掌暂行章程》规定,分全国为十三个管理区,各设电政管理局,以监督一人为主官,下设文牍员、主计员、巡线总管、核算生、

  • 行政长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时期,地方政府采行省道县三级制,国民党政权建立后,国民政府废除道的一级,由省直接监督各县。惟新疆地区辽阔,情形特殊,废道不久即将全省分为迪化、伊犁、塔城、阿山、焉耆、阿克苏、喀什、和阗八

  • 捕盗使

    使职名。唐僖宗中和二年(882)以杨迁充任,诱人出首“盗贼”。用刑极酷,见者冤之,纷纷竟起反抗,蜀中州县不能制。

  • 副元帅

    武官名。为元帅、都元帅或大元帅的副职,参见“元帅”、“都元帅”、“大元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