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前军将军

前军将军

官名。西晋武帝泰始 (265—274)初置,与后军、左军、右军将军合称四军将军,各领营兵千人,是护卫皇帝宫禁的主要禁军将领之一。员一人,四品。东晋初犹领营兵,哀帝兴宁二年 (364),因不领营兵,罢。南朝宋复置,仍掌宫禁宿卫,员一人,四品。明帝泰始 (465—471) 后,多以军功得官,无复员限。梁武帝天监七年 (508) 定为九班,陈五品、秩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三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从四品上。北齐属左、右卫府,员四人,从四品上。隋初列为散号将军,从六品上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罢。


(1)武官名。晋与南朝以前军、后军、左军、右军合称四军,各置将军,共掌宿卫。《宋书·百官志下》说:“魏明帝时, 有左军将军,然则左军魏官也。晋武帝初,置前军、右军,秦始八年(公元287年),又置后军。是为四军。”晋制前后左右将军秩四品,南朝宋秩同宋, 梁秩第七班,陈为五品。北魏北齐亦置前军、后军、左军、右军将军, 用以褒赏勋庸,秩从四品上。(2)武散官名。隋以前军、后军、左军、右军将军为散官将军,秩均为从六品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京内省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。负责管理东京大内等事务。设内省使、副使等职。官署名。辽置,设官有内省使、副使、判官,属南面京官。《辽史·百官志四》引《地理志》说:“东京大内不置宫嫔,唯以内省史、副、判官守之

  • 禁谒

    宋朝禁止有关官员会见宾客的制度。为县令、知州、通判非假日不许出谒; 在京台谏、侍从,假日许受谒,但不许出谒; 大理寺官,受谒、出谒皆不许。

  • 司稼寺卿

    官名。唐光宅元年(公元684年)复改司农寺为司稼寺,以司稼寺卿、少卿为正副长官。神龙元年(公元705年)复为司农寺卿、少卿。

  • 遥辇剋

    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诸帐官。官名末详。掌遥辇帐下统兵之事。

  • 走亚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武职。职掌不详。武官名。商代有亚,常奉王命出征或射猎。西周时有走亚,《询��》有“成周走亚”(载《文物》1960年第2期),是受周人控制的殷遗民,所掌则不详。

  • 郎官

    官名,其义同“郎”,秦汉郎中令所属中郎、侍郎、郎中等都是郎官。除议郎外,凡郎官皆掌持戟值班,宿卫诸殿门,出充车骑或侍从左右。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《后汉书·孝和帝纪》:“永元元年春三月甲辰,初令郎

  • 巡抚六察

    明制,巡抚巡察地方时有六种职任,称为巡怃六察。其内容为:清吏治、惩盗贼、肃边政、恤灾黎、进耆老、便人民。

  • 长秋卿

    官名。①北齐长秋寺长官,从三品,以宦者担任,参见“长秋寺”。②南朝陈有“安德宫长秋卿”,见《陈书·司马暠传》。③北魏“大长秋”别称。

  • 秘书阁郎中

    官名。即唐朝秘书省太史令(司天监)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太史令。

  • 正八品土官

    文职土官名。清制,贵州省置三人,广西省置一人,均不理本地方民族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