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入使人
官名。又称“逆出使人”。西周置,掌传达王命。《卫鼎铭》:“用飨王出入使人众多朋友。”
官名。又称“逆出使人”。西周置,掌传达王命。《卫鼎铭》:“用飨王出入使人众多朋友。”
官署名。金朝置。属工部。掌修缮庙社及城隍门钥、百司公廨、系官舍屋并栽植树木工役等事。设左、右厢官各二员,掌监督工役;受给官二员,掌支纳诸物及制作陶器等事; 秩均正八品。官署名,金朝置。掌修完庙社、城隍
官名。唐玄宗天宝九载(750)置于广文馆,员四人,领国子监习进士业学生。宋初仅存空名,未尝除授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,废其空名。
唐、宋贡举科目名。五经即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。考其贴经、墨义。宋神宗时罢。科举常科科目之一。唐宋时为明经科中的一科,五经指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。
爵位等级。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 (215)曹操置,以赏军功。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定其位在关内侯下,为虚封,不食租,有崇德侯、宗圣侯等名号。南朝沿置。1、爵名,东汉建安二十年曹操制定的军功爵名的第
官名。辽部族中有惕隐之官,汉名为司徒,属北面部族官。其官署称部族司徒府。参见“惕隐”。
官名。隋朝尚书省礼部膳部司长官,置二员,正六品上,文帝开皇三年(583)加为从五品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膳部郎。
官名。西周、春秋、战国为史官之一。西周内史类史官属官有作册内史、作命内史、尹氏、内史尹氏等,长官称内史尹或内史尹氏。掌出纳王命,收藏各地宗族谱系资料。参与祭祀,预测天象人事,备咨询顾问,以及受王派遣出
官名,辽朝置。大惕隐司是掌皇族政教的官府,知惕隐司事是其主官,掌皇族政教,尤重礼节教育。惕隐,又叫梯里已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》。官名。亦称知大内惕隐事。辽置,属大惕隐司的副主官。见“大惕隐司”。
郡马别称。
官名。北齐始于太子家令寺置典仓署,有令及丞,又别领园丞。隋唐沿置,唐制,令一人,从八品下;丞二人,从九品下;掌九谷入藏及醯醢、庶羞、器皿、灯烛之事。下设园丞二人,典事六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