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军司空令

军司空令

官名,为军司空长官,掌军事工程及囚徒。因当时的工程皆用囚徒,故兼管囚徒。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:“乃学春秋涉大义,读兵法明习,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。”


武官名。汉置,冯奉世曾任前将军增的军司空令,见《西汉会要·职官二》。似为军中掌工程之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控鹤府

    唐武则天所设的近侍机构。圣历二年(公元699年)置,以控鹤监为长官,员额一人;丞佐之,员额二人;下设控鹤左右各二十人,以男宠张易之任控鹤监,易之与其弟昌宗分统左右控鹤,出入供奉。久视元年(公元700年

  • 马步军都总管

    官名。宋初有马步军都部署,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,以诸路帅臣兼领,掌总治诸路军旅屯戍、营防守御之政令。南宋高宗建炎元年(1127),于沿河沿淮沿江要郡帅府置,以文臣充任,带安抚使衔。绍兴五年(1135)

  • 司理判官

    官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(979)置,选牙校中晓法律、高赀者充任,属司理院。

  • 军防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筹办海军事务处所属之机构。宣统二年(1910)改原第四司设。掌铨衡各省水师将弁并侦测等事。设司长一员掌司事。辖侦测、铨衡两科。同年改属海军部。三年撤销。铨衡科併入军制司,侦测科併入军学司。

  • 拾遗之臣

    谏臣,讽谏之臣。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臣永幸得以愚朽之材为太中大夫,备拾遗之臣。”太中大夫掌侍从谏争。唐朝有左拾遗、右拾遗二官,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,从八品上,掌供奉讽谏,以救天子言行之遗失。见《新唐书·

  • 州市帅

    州市令的属员。唐制上、中、下州均置市帅,位在市佐、市史之下,无品,属于外职掌,佐市令分行检察。

  • 南部大人

    官名。原为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号。十六国代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(339)沿用其称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 “其诸方杂人来附者,总谓之乌丸,各以多少称酋、庶长,分为南北部,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。肘帝弟觚监北部

  • 掌旗官

    官名。清末新陆军军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>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标一人,正六品,副军校充,奏补。掌奉持步马队标旗。炮队不置。军中佐官名。清末设于新军各标,掌军中旗帜。

  • 举将

    即举主。《后汉书·郑弘传》:“(章帝)元和元年(后84)代邓彪为太尉,时举将第五伦为司空,班次在下。”伦为会稽太守时曾举弘孝廉。时秀才、孝廉多由州郡长官察举,刺史、太守将兵,也称“州将”、“郡将”,故

  • 托忒学

    学校名。清理藩院所属学校之一。掌教授托忒文及翻译托忒文书之事。由唐古特学司业、助教兼管。另设兼教官二人,学生八人。官学名。清置,掌教习托忒文及翻译托忒文字文书。由唐古忒学司业、助教兼管,另设兼教官二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