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官

内官

①帝王近侍之臣,或称中官。汉朝亦指宦官。北魏道武帝天赐二年 (405) 置员二人,比侍中、常侍、迭直左右。②后宫女官。《国语· 周语中》:“内官不过九御。”高诱注:“五御,九嫔也。”历代后宫女官统称内官。③官署名。西汉少府、宗正均置。少府所属以令、丞主之,宗正所属以长、丞主之。④宋朝内侍官通称。


1、官名,秦汉置,属宗正,掌分、寸、尺、丈,其长官称长、丞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宗正,秦官,掌亲属,有丞。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。属官有都司空令丞,内官长丞。”注:“师古曰:《律历志》(说)主分、寸、尺、丈也。”

2、泛指侍卫官。汉朝侍卫官称内官,非侍卫官称外官。

3、京官、朝内官。在京城朝内做官的称内官,也称京官。在地方上做官的称外官。

4、女官。天子的嫔、御称内官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内官不及同姓,其生不殖。”注:“内官,嫔、御。”历代后官女官皆称内官。

5、宦官,太监。明初宦者十二监有内官监,又赵翼《二十二史札记·明代宦官》:“永乐中,差内官到五府六部,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。途遇公侯驸马,皆立马傍立,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。”见《明史·职官志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国典卫

    官名。隋于诸王国置典卫,唐沿置于亲王国,员额八人,掌守卫、陪从。

  • 太子校书郎

    官名。辽朝袭唐制置。司经局官员,与太子正字共掌典校图书。

  • 殿中典兵中将郎

    官名。西晋置。是皇帝临朝及出行时的主要侍卫武官之一,统殿中兵护卫皇帝,位在殿中将军之下。以明解军令的清望之士担任。

  • 考工左丞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属太仆,为考工令副职。员一人,秩六百石。助令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属,及主织绶诸杂工。官名,东汉置,属太仆,秩六百石,为令之副,掌佐令作兵器弓弩、刀铠之类,并掌织绶杂工,员吏一百零九人。见《

  • 赏赐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礼部主客清吏司所属机构,分办本司事务。参见“主客清吏司”。

  • 郡学助教

    学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郡学博士”。

  • 直隶清吏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清朝刑部直隶清吏司副长官。简称直隶司员外郎。乾隆六年(1741)设。满、蒙各一人,汉二人,从五品。佐郎中掌顺天府、直隶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左翼所属刑名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,刑部改为法部,遂裁

  • 协领

    官名。清朝驻防八旗之将领。额定一百五十六人,从三品。分为专城协领及一般协领。专城协领五人,主要设于东北地区,制如城守尉、防守尉,均专城办事,亦由驻防将军、副都统兼辖。余为一般协领,分布在各省将军、都统

  • 官名。传说夏、商、周所设四辅官之一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 “设四辅及王公。”孔颖达疏: “其四辅者,案《尚书大传》云: ‘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’”。官名。辅佐天子或太子的官

  • 虎贲左右陛长

    详“虎贲左陛长”和“虎贲右陛长”条。官名。东汉虎贲中郎将所属有左右二陛长,秩比六百石,主管朝会时守卫殿陛的虎贲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