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吴地方兵之一。募集交州地区百姓所组成的军队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蒙疆善后委员会的长官,见“蒙疆善后委员会”。
北齐昭玄寺次官。协助大统管理佛教事务。亦称“沙门统”。
步兵编制单位。商代设置,亦简称为行。卜辞说:“辛未卜,行,贞:其乎永行,有遘?”(《粹》五一一片)商代的军队是用右中左三个方面组织的,师有右中左三师, 行也是分右中左编制的。这是根据战阵的实际要求编组
①科举制度中,在殿试后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称传胪。其制始于宋,进士在集英殿宣唱名次之日,皇帝至殿宣唱,由閤门承接,转传于阶下,卫士六七人皆齐声传名而高呼,故名。② 明朝称进士二、三甲第一名为传胪
武官名。明初五军营、三千营各置掌号头官二人,地位在提督内臣、武臣之下。
官名。唐朝亲王亲事府次官,置二员,从五品上。
爵名。隋朝始置。位在王下,从一品。唐定以封皇太子之子及异姓功臣,为九等爵第二等。从一品。唐五代后,分封甚滥。宋朝定为十二等爵第三等,位在嗣王下,国公上。辽亦置,有中山郡王、广平郡王等名目,均以封皇室子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。正二命。职掌参见“遂伯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天官府太医下大夫疡医上士属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