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儒林祭酒

儒林祭酒

官名。晋怀帝永嘉(307—313)中江州置,掌讲授儒经。十六国前凉、南朝宋豫章王、梁湘东王俱设。宋位比州治中从事。


州学官名。晋永嘉中,华轶为江州刺史,置儒林祭酒,掌州学之事,以军咨祭酒杜夷才学精博,道行优备,遂补其职。事见《晋书·华轶传》。晋征西将军庾亮在武昌亦置儒林祭酒,起立讲舍,参佐大将子弟悉令入学,特别提高学官地位,使“班同三署”。事见《宋书·礼志一》。南朝宋大明七年(公元463年)立左学,招生徒,置儒林祭酒一人,位比治中,其下设文学祭酒一人,劝学从事二人。南齐时荆州南蛮园立学,置儒林参军,亦称儒林祭酒。又《梁书·儒林·贺瑒传》载:子革,武帝时“出为西中郎湘东王咨议参军,带江陵令。王初于府置学,以革领儒林祭酒,讲《三礼》,荆楚衣冠听者甚众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路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典路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。掌王与后的五路。“路”即辂,五路指玉路、金路、象路、革路、木路。北周置典路中士,正二命,典路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司车辂下大夫。

  • 尚书郎中

    参见“尚书郎”、“郎中”。

  • 王丞相

    即王国相。皇子封王,其郡为国,置丞相一人,统众官。景帝中五年改丞相曰相,成帝更令相治民,如郡守,有长史,如郡丞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奚官局令丞

    官名。隋于内侍省置奚官局,设令二人,丞二人。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,改奚官局为奚官署,参用士人。唐复为奚官局,属内侍省,掌奚隶工役、宫官品命与宫人疾病治疗与丧葬之事。设令二人,正八品下;丞二人,正九品下

  • 参议院财政股审查委员会

   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。设委员长、理事各一人;委员,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为二十五人,七年(公元1918年)为十五人。掌审查财政事项。

  • 管勾帐司

    官名。宋代转运使司、经制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等机构设置,掌管帐籍。

  • 石库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置石库令及丞,为将作大匠的属官,主管石料的保管和加工。

  • 太子校书郎

    官名。辽朝袭唐制置。司经局官员,与太子正字共掌典校图书。

  • 公府户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西汉丞相府无户曹,其事掌于主计。东汉太尉府置掾属二十四人,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事。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设户曹掾、属各一人,后省。三国魏咸熙元年(公元264年)丞相府复置户曹掾、属;蜀吴无考。

  • 巡视山东、河南工务御史

    专差御史名。清雍正间置,员额一人。后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