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清朝八旗护军营之将领。次于护军统领。入关前名“巴牙喇甲喇额真”,天聪八年(1634)改为“甲喇章京”。顺治十七年(1660)定汉名为护军参领。满洲每旗十人,蒙古每旗四人,共一百一十二人。正三品。
官名。殷朝置。《甲骨文合集》第二七九三九片: “庚申贞,其令亚走马。”
官名。清末责任内阁属官。宣统三年(1911)四月成立责任内阁,始置。一人,简任。职任辅佐局长管理局务,局长有事故时得代行其职。
官名。明清置,属詹事府,用作翰林官迁转之阶。
官署名。辽于五京均置,都虞侯司属南面京官。有都虞候以掌本道军事。
冠名。即柱后惠文冠、獬豸冠。本为战国时楚王所戴之冠。后秦御史及汉朝执法官吏、使节也用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: “法冠,一曰柱后。高五寸,以为展筩, 铁柱卷, 执法者服之,
官名,属中尉,掌领兵巡逻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)。参看《中尉》条。
升迁官爵禄位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 “行间之吏也,故爵公士也,就为上造”。
即“删定郎”。
官名。元置,见“右藏提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