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佐著作郎

佐著作郎

官名。三国魏明帝太和 (227—233) 中置,隶中书省,协助著作郎修撰国史及起居注。“佐郎职知博采,正郎资以草传。” (《史通·史官建置》)初置一人,后增为三人,七品。西晋惠帝元康二年(292),改隶秘书省,员八人。除修史外,亦整理秘书所藏典籍。东晋哀帝兴宁元年 (363)减为四人,孝武帝宁康元年 (373)复置八人。由秘书监选任,无秘书监时,由吏部选用。到任后,须撰写名臣传一篇。因系职闲廪重的清官,故多为贵势所争,很少凭才学选人。南朝宋改称“著作佐郎”。


官名。也写作著作佐郎,三国魏置,属中书省,掌协助著作郎修撰国史和起居注。初置一人,后增为三人,七品。西晋改属秘书省,员八人,兼掌整理秘书所藏典籍。东晋減为四人,后又增为八人。南朝宋改称著作佐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材官士

    即材官,详“材官”条。

  • 训练总监部

    官署名。民国置,直属国民政府,掌管全国军队及其所辖学校的教育,以及国民的军事教育等。其长官为训练总监(一人),副总监 (二人)。其所属有总务厅、步兵、骑兵、炮兵、工兵、辎重兵五监,及国民军事教育,军

  • 总统官

    官名。清末新陆军一军之长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军一人,从一品,正都统充,简放。职统领一军。唯平时不编军,故不常置。

  • 掾属

    属官统称。汉朝泛指公府及郡县官府属吏,正曰掾、副曰属,如各曹掾史及其下属吏。三国魏晋南北朝沿置。参见“掾”。官名。汉朝三公府、将军府分曹办公,掌管一曹事务的正长官称掾,副长官称属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一·太

  • 内朝官

    内朝官,又叫“中朝官”。指在宫内接近君主的各官,与“外朝官”相对而言。自汉武帝以后,朝官分为内朝(中朝)官、外朝官两部分,内朝官如侍中、常侍、给事中等,外朝官包括自丞相以下的正规官员。参看“中朝官”、

  • 宗属寺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有大令、少令。

  • 明使君

    “刺史”的尊称。

  • 国务院

    中央行政总机关,即中央政府。民国初置,由国务总理、各部总长组成,总理国家政务。官署名。北洋政府时期设置,按照民国元年《临时约法》的规定,实行责任内阁制,以国务院和各部作为行政中枢,国务总理与各部总长同

  • 狱小史

    官名。西晋置,为县属吏。县分职吏名。晋置,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。其职掌当好汉代的“狱掾史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内阁诰敕房舍人

    官名。即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