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战车与步卒组合的基本单位。商代时车战逐渐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,其时战车与步兵分别编组,战车以辆计,步兵以行组成。周初仍沿商代体制,战车与步兵分编,后来逐渐演变为战车与步卒合同编组。以战车为主体,每车配备一定数量的徒兵,其编组单位称为乘。每乘有战车一辆、挽马四匹、辎重车一辆,官兵共三十人。其中甲士十人(车上三人,车下七人),战斗徒兵十五人,后勤徒役五人(其中管炊事者二人,管饲养者二人,管衣甲装具者一人)。其时由于战车增多,一般以宽正面的矩形方阵进行作战,对战车御者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,御术的优劣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败,所以原以车左充任的战车之长,此时即改由御者充任。至于指挥官乘坐的指挥车,仍以居于车左的指挥官为首。至春秋时乘的人数又有变化,乘又有攻车与守车的区分。张预《孙子注》引曹操《新书》说:“攻车一乘,前拒一队,左右角二队,共七十五人;守车一乘,炊子十人、守装五人,厩养五人,樵汲五人,共二十五人;攻守二乘,凡百人。”车战是与奴隶社会相始终的,随着车战的消亡,作为战车与步卒组合单位的乘亦不复存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府军右卫指挥使

    武官名。明洪武中置府军右卫,为上直亲军之一,永乐以后沿置,掌守卫皇城西面。以指挥使为主官,下辖千户所。

  • 勋卫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崇宁四年 (1105) 置,员十人,属勋卫府,选勋臣贤德之后及太中大夫、正任团练使、遥郡观察使以上官子弟亲属充任。五年罢。参见“勋卫府”。武职侍从官名。宋置,见“三卫官”。

  • 幼官舍人营

    明代五军附属营之一。设坐营官一人,掌操练京卫幼官及应袭舍人。共分四司,每司设把总一人。

  • 理检使

    官名。北宋仁宗天圣七年(1029)始置,以御史中丞兼任,掌检院、鼓院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废。官名。宋置,见“登闻检院”。

  • 司鼓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鼓人中士六人,掌鼓,用于祭祀、军旅、田役等。北周春官府乐部中大夫所属有司鼓中士,正二命;司鼓下士,正一命。职掌同《周礼》中的司鼓。

  • 中垒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晋,十六国后赵、前秦及北魏沿置。三国魏初有营兵,担任宫禁宿卫。齐王曹芳正始六年(245),曹爽毁中垒营,以兵属中领军。后不领营兵,仅作为将军名号。三国魏,晋皆定为四品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

  • 典东马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东王府,员额八十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参见“典马”。

  • 平政院

    官署名,民国三年置,直属大总统。其任务是察理行政官吏的违法行为及审理纠弹案件。设院长一人,监督院务;下设三厅,每厅置评事五人。并附设肃政厅。官署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 设置, 是办理

  • 国医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之“太医”,属朝上职官。详“朝上典官”。官名。太平天国起义时军中即有专设的医务人员,素精医理的李俊良,在永安封为国医,负责高级官员的保健。定都天京后,国医改为天朝典官,略如清代的太医之职

  • 典夷乐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,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乐为乐部,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。掌高昌、龟兹等国传入的音乐、舞蹈的演出及其人员的管理,下设典夷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