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路统军使司
即“东北路都统军使司”。
即“东北路都统军使司”。
海关征税部外班洋员,属监视官,分超等、头等、二等、三等四级。
官名。见“司仆寺”。
①职掌、职务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 “未有职司于王室。”②宋朝选人磨勘改官,须数员举主奏举,其中之一必为职司,即现任所隶官司长官、副长官。③宋朝监司与朝廷特派的宣抚、安抚、察访等使统称。详“监司”等条
即“西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”。
官名。战国置。掌冶铸的低级工官。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 “函冶氏为齐太公灵良剑。”姚宏注: “函、姓也。冶,官名也,因以为氏。知铸冶,晓铁理,能相剑。”
官名,三国魏置,掌开荒种稻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艾传》:“为都尉学士,以口吃,不得作干佐,为稻田守丛草吏。”
托病辞职。《战国策·秦第三》: “应侯因谢病,请归相印”。
官名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改太医院使而置,一人,正五品,为太医院长官。二十二年,复改令为院使。
官名。元置,为宣政院的佐官,秩从二品,员额二人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兴圣宫马群饲养蕃息等事。置侍中、敞史等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