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县
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 为张掖郡治。 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元狩二年 (前121),“骠骑将军涉钧耆,济居延,遂臻小月氏, 攻祁连山, 扬武乎得”。 师古注: “此得, 匈奴中地名, 而张掖县转取其名耳。” 西晋改名永平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治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。因本匈奴得王所居,故名。西晋改为永平县。自汉至三国魏为张掖郡治。汉时于此穿千金渠溉田。
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 为张掖郡治。 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元狩二年 (前121),“骠骑将军涉钧耆,济居延,遂臻小月氏, 攻祁连山, 扬武乎得”。 师古注: “此得, 匈奴中地名, 而张掖县转取其名耳。” 西晋改名永平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治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。因本匈奴得王所居,故名。西晋改为永平县。自汉至三国魏为张掖郡治。汉时于此穿千金渠溉田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辉特部。驻牧地当在今青海共和县东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辉特部: “牧地当巴彦诺尔之南。”
即南壄县。秦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水南岸。东汉改作南野县。
东晋恭帝司马德文陵墓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西南麓。《元和志》卷25上元县:恭帝德文冲平陵“在县东北二十里蒋山西南”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广西路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泸西、弥勒、师宗、丘北等县及砚山县部分地方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改广西直隶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广西
明崇祯八年(1635)设,即今广东曲江县西白土。明崇祯八年(1635年)置,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白土。
在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北长沙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会县:沙村镇“在县南长沙村,有沙村巡司。《志》云,旧置司于长珠大神冈,洪武三年改置于此”。在江西省泰和县东南部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1.
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北覃塘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贵县图: 西北有潭塘墟。民国 《贵县志》 卷1: 覃塘墟 “在县西北六十里郭西里,今覃塘乡北岸著名墟市,为四大墟市之一”。
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镇剑门关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 汉德县 “有剑阁道三十里,至险,有阁尉”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清水 “又东南径小剑戍北,西至大剑三十里,连山绝险,飞阁通衢,故谓之剑阁”
北魏平城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 载:始光二年(425)三月,“起永安、安乐二殿。……秋九月,永安、安乐二殿成”。永安殿是太武帝拓跋焘、文成帝拓跋濬朝会万国的正殿。
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一百里下花园区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三》:上花园“在宣化县东南四十里。又有下花园在县东南五十里。相传皆辽萧后种花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