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鹤戍
三国蜀汉置,属汶山郡。在今四川松潘县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大同志》:“初,蜀以汶山郡北逼阴平、武都,故于险要置守,自汶江、龙鹤、冉、白马、匡用五围,皆置修屯牙门。”
三国蜀汉置,属汶山郡。在今四川松潘县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大同志》:“初,蜀以汶山郡北逼阴平、武都,故于险要置守,自汶江、龙鹤、冉、白马、匡用五围,皆置修屯牙门。”
唐置,属鄯城县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湟水南岸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鄯州鄯城县: 临蕃城 “又西六十里有白水军、绥戎城”。后没入吐蕃。
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)赵浩然领导捻军大败僧格林沁军于此。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东北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年)赵浩然率捻军大败僧格林沁军于此。
西晋改曲成县置,属东莱国。治所在今山东招远市西西曲成。南朝宋属东莱郡。北魏分东境置东曲城县,因谓此为西曲城县。北齐并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莱州。六年(623)废。即“曲成县”。
西汉文帝二年 (前178) 改城阳郡为国,治所在莒县 (今山东莒县)。西汉末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县、沂南等地。东汉建武十三年 (37) 并入琅邪国。西汉文帝二年(前178年)以城阳郡改置,治莒县(今属山东
在今湖北郧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43郧乡县: 兜牟山 “在县东十里。即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”。
在今云南腾冲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腾越州:下干峨山在“州北十五里。下有城,亦名下干峨。又上干峨山,在州西北二十五里。下有池,名清河,亦名上干峨。周五百余丈。亦曰澄镜湖”。
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易州:龙迹山“石上有龙迹。其西麓谷中有坑,大如车轮,中有四穴,春则风出东,夏出南,秋出西,冬出北。孔颖达以为即燕之龙兑也”。
在今山东费县东南五十里。东泇水发源于此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5作 “旗山”。
在今广东梅县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梅州程乡县有程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2梅州: 程江“在州之西北七十里。自义化涤源,浮于石坑,达于程源,历安仁归城南而会宁昌、长乐二江,以赴海焉。盖因程皎姓氏而
在今江苏邳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邳州: 武河 “源自山东峄县马旺山许家泉,流经州 (治今睢宁县西北古邳镇) 西北二十五里,汇为蛤河。州西北二十里又有蟃湖,亦武水所注也。引流五十里,由乾沟口注于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