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津水
①在今湖南浏阳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浏阳县:龙津水“源出道吾山,经县西门外入浏水”。
②在今广东海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龙津水在“县东七里。源出银瓶山,南流至小金笼山下,与赤岸、大小液诸水合,名三江口。……南出长沙海口而达于海”。
①在今湖南浏阳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浏阳县:龙津水“源出道吾山,经县西门外入浏水”。
②在今广东海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龙津水在“县东七里。源出银瓶山,南流至小金笼山下,与赤岸、大小液诸水合,名三江口。……南出长沙海口而达于海”。
明成化十二年(1476)置,属郧阳府。治所即今湖北竹溪县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以治所在竹溪之北而名。”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五里岷江东岸。因“山色正赤”,故名。《元史·速哥传》:至元十二年(1275)攻嘉定,“行枢密院副使忽敦等军至,与也速带儿会于红岩”。即此。为往来通道。产盐,清设盐场置关, 民国改设
细柳营的省称,也泛指军营。卢纶 《送从叔程归西川幕》诗: “群鹤栖莲府,诸戎拜柳营。”又作细柳营。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。
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北新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 新村驿 “在府西百二十里。旧置于德庆州之站湾,洪武五年移置于悦城水口,即此驿也。《舆程记》: 新村驿而西,为悦城镇,又西为三洲嵒,共百里而达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密云后卫 “在县东北百二十里,即古北口也。有城,周四里有奇,雄踞山颠,至为险峻。洪武十一年置守御千户所于此。三十年,改建今卫”。
一名龙夷。即今青海海晏县(三角城)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和帝时“拜(曹)凤为金城西部都尉,将徙士屯龙耆”。即此。又作龙夷(《水经注·河水》)、龙支(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李贤注)。在今青海省海晏县。西汉元
在今四川珙县城南一百一十里洛表镇麻塘坝。是古代少数民族僰人的一种墓葬形式。分布于南北长数公里的东西两崖壁上,现存一百多具,距地表低者十多米,高者几十米,棺为木质,形若长匣,部分仍完整无损。多数是依岩凿
在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南象鼻山东漓江之中。唐元和中,裴行立在此建立苑庄,为游宴胜地。柳宗元作 《訾家洲亭记》: “桂州多灵山,发地峭坚,林立四野。署之左曰漓江,水之中曰訾氏之洲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83
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彭错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盆苏克灵城 “在日喀则城西南七百二十三里”。又作彭错岭、喷磋克凌城。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东北彭错林乡。
即今贵州绥阳县西南牛心山乡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中堡铺”条下:又有“牛心山铺”等, 皆戍守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