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头堡

龙头堡

一名龙头壁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46闻喜县:龙头壁“后周绛州及正平郡所理也,在县东北二十八里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苻融垒

    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17阜城县: “苻融垒在县东北二十四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3阜城县: 苻融垒,“ 《志》 云: 苻坚灭燕,遣融引军东略,尝屯于此,因名”。

  • 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。《说文》: “郤,晋大夫叔虎邑也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晋大夫叔虎邑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豫部》:“郤乡,在河内。”当在今山西省沁水下游一带。

  • 阳信县

    西汉置,属渤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无棣县北十七里信阳乡。西晋属乐陵国。北魏属乐陵郡。北齐移治马岭城(今山东阳信县东南三十五里)。隋徙治今县南七里西程子坞,为棣州治。大业初为渤海郡治。唐初为棣州治,后属棣州

  • 长生岛

    一名长兴岛。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南,复州河口外长兴岛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复州卫:“西南有长生岛。”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长生岛“在宁海县(今大连市金州区)西北五十里。一名长兴岛,上有塔”。

  • 罗插普喇山

    即西倾山。亦作鲁察布拉山。在今青海东部、甘肃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西倾山 “番名罗插普喇山,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,绵亘千余里”。

  • 占藏先结簇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。后废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置,治今甘肃省迭部县东南卓藏。属松潘卫。清废。

  •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大院。原为清两江总督衙门旧址。1853—1864年扩建为太平天国天王府。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、大殿前东西朝房、大殿后穿堂及暖阁、大殿后东侧内厅三进以及西花园等。1982年定为

  • 汭口镇

    北宋置,属铅山县。在今江西铅山县西南汭口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二》:汭口镇“在铅山县(治今永平镇)西北三十里。宋淳熙中设驻泊巡司,洪武十三年裁。今有汭口仓”。

  • 瓠山

   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 (州城镇北二十里)。山圆而长,故名。《汉书· 宣元六王传》: 哀帝时“瓠山石转立”。注: “晋灼曰: 汉注作报山。山胁石一枚,转侧起立,高九尺六寸,旁行一丈,广四尺也。师古曰: 报

  • 山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。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:建安二十五年(220),“奉帝为山阳公”。即此。北魏属汲郡。北齐废。②东晋义熙九年(413)置,为山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淮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