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台 (臺)
在今河北馆陶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馆陶县: “黄花台在县西南二十里。相传汉馆陶公主所筑。”
在今河北馆陶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馆陶县: “黄花台在县西南二十里。相传汉馆陶公主所筑。”
北周改欵州置,属唐州。治所在安贵县(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
亦作夷仪岭。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5龙冈县:“夷仪岭在县西一百五十七里。”《寰宇记》卷59龙冈县:夷仪岭,“《晋地道记》云:乐平东南有夷仪,道通襄国。夷仪山在城北故塞”。
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南八十里柏枧村。梅文鼎 (1633—1721) 字定九,号勿庵。宣城 (今宣州市) 人。清代著名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。墓前原有石坊、翁仲、祭台等,毁于清咸丰年间。现存墓冢高2.5米,直径2
南齐改西安县置,为兴古郡治。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以西安县改名,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。为兴古郡治。后废。
元初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邕州路(今广西南宁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西部地区。贞元元年(1295)与广西道宣慰司合并改名广西两江道宣慰司。
南朝梁大同元年(535)置,为华州治。治所在淮安县(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梁置,治淮安县(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桐柏县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宁夏固原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历十一年(776),“吐蕃寇石门,入长泽川”。即此。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苏木附近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历十一年(776年)“吐蕃攻石门,入长泽川”,即此。
五代杨吴时置,属德化县。即今江西星子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(978) 升为星子县。(1)古镇名。五代吴置,即今江西省星子县。属德化县。因落星石得名。《水经注·庐江水》:“湖中有落星石,周回百余步,高五
元至正二十年 (1360) 朱元璋改袁州路置,治所在宜春县 (今江西宜春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春、萍乡二市及万载、分宜县地。1912年废。元至正二十年(1360年)朱元璋改袁州路为府,治所、辖境同袁州
北宋置,属剑浦县。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大演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南剑州剑浦县及《宋史·地理志》南剑州剑浦县皆有大演银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