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角沱镇
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南鹿角乡 (鹿角场)。清光绪 《彭水县志》 卷4: 鹿角故砦 “在县南九十里鹿角沱”。
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南鹿角乡 (鹿角场)。清光绪 《彭水县志》 卷4: 鹿角故砦 “在县南九十里鹿角沱”。
即奄遏下水海。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。《三朝北盟会编》 引 《燕云奉使录》 作 “昂阿下水”。
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八甸子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兴京厅属境图:怀仁县西南有八里甸。
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五十八里山前乡吴城。占地约4平方公里。1973年发现,1975年以来多次发掘。出土青铜器、石范、陶范、石玉器、陶器、原始瓷器等一千三百余件,其中刻划在陶瓷器和石范上的文字符号一百五十
即今吉林九台市南波泥河乡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15吉林府: 西 “一百三十里波泥河子屯”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附近。原为五代时梁朱温的外甥袁象先的旧园,宋时归丞相李迪所有,后又归吴氏。园中有松、柏、枞、杉、桧、栝皆美木,“洛阳独爱栝而敬松”,松岛有数百年之松,故以松名。园中还筑有亭榭池沼。自
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阳方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三年 (607),炀帝北巡,至突厥启民可汗牙帐,返归时 “入楼烦关”。在今山西省宁武县东北阳方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三年(607年),炀帝北巡至突厥启
一作天城卫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。清初改为天镇卫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置,治今山西省天镇县。属山西行都司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改天镇县。
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属恒农郡。治所在冶垆 (今河南陕县东南约九十里)。《寰宇记》卷6硖石县: 崤县 “取崤山为名”。北周属崤郡。隋开皇初属陕州,大业初废。义宁元年 (617) 复置,属弘
即今山东鄄城县治鄄城镇。旧属濮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1931年于此置鄄城县。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襄公三十年 (前543) 八月,郑游吉奔晋,“驷带追之,及酸枣”。战国属魏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 苏秦说魏襄王曰,大王之地 “北有河外卷、衍、酸枣”。又,《水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