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阳溪
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富屯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顺昌县: 顺阳溪 “在县西北六十里。顺阳乡、县以此名。源出建宁府建阳县界,东南流,至白芒畲,始通小舟。县西有沙溪,自邵武县流入; 西北有密溪,自瓯宁县流入,俱合于顺阳溪……经县前与大溪合流,而东会于沙县之沙溪”。
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富屯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顺昌县: 顺阳溪 “在县西北六十里。顺阳乡、县以此名。源出建宁府建阳县界,东南流,至白芒畲,始通小舟。县西有沙溪,自邵武县流入; 西北有密溪,自瓯宁县流入,俱合于顺阳溪……经县前与大溪合流,而东会于沙县之沙溪”。
1938年由兴隆县(南)改置,属冀东道。治东陵(今河北遵化市西马兰峪镇)。1945年废。
在今河南郾城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一年(816)九月,“乙酉,李光颜、乌重胤奏拔吴元济陵云栅。丁亥,光彦又奏拔石、越二栅”。在今河南省郾城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一年(816年)李光颜、乌重
在今山东文登市西。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昆嵛县治此。
指萨珊王朝统治下的伊朗。公元224年阿尔希达尔推翻安息阿尔萨息王朝,建立了萨珊王朝。都城在宿利城 (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)。唐永徽二年(651) 为大食 (阿拉伯帝国) 所灭。
唐久视元年(700)置,属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渠县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38大竹县:“以邑界多产大竹为名。”至德二年(757)改属渠州。宝历元年(825)废。五代后唐同光三年(925)复置。北宋景祐三
在今河北冀州市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冀州信都县: “东二里有葛荣坡。贞观十一年 (637),刺史李兴公开,引赵照渠水以注之。”今堙。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翁源县:岑水“在县(治今翁城镇)北。源出羊径。一名铜水。可浸铁为铜,水极腥恶。两旁石色皆赤,不生鱼鳖禾稼之属,与曲江县胆攀水同源而异流,入英德县界,会于清溪水”
1912年改南雄州置,后属广东岭南道。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旧县名。1912年改南雄州置,治今广东省南雄市雄州镇。1996年撤销,改设南雄市。
明洪武五年(1372)改上映州置,属镇安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上映乡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复改为上映州。
宋改西亭驿置,在今浙江绍兴市西门外。明改蓬莱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