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静海镇

静海镇

①五代时吴越改望海镇置,即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。寻改置望海县。

②五代南唐置,即今江苏南通市。周显德五年(958) 升为静海军。


(1)古镇名。五代南唐置,治今江苏省南通市。周显德五年(958年)升为军。(2)今镇名。在天津市静海县中部偏北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4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静海,人口2.1万。宋设涡口寨,又名窝子寨;后为靖海县治,称靖海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随县名改静海。1949年置城厢区,1957年改静海乡。1958年改称红旗公社。1965年置静海镇。有机床、化肥、水泥、棉纺织、服装、电焊条等厂。京沪铁路经此设站,104国道经此,为静王、静文公路起点,津静公路终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峰场

   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南虎峰镇。清光绪 《铜梁县志》 卷2: 虎峰场 “在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更仁

    又作奇林。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,墨脱县治西南七十四里处,沿雅鲁藏布江右岸,为珞巴语名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1944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
  • 贾令镇

    清置,属祁县。即今山西祁县东北十五里贾令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 贾令镇 “在祁县北十五里。以春秋时晋大夫贾辛名。旧置贾令驿,明嘉靖十二年移治城西,因筑堡于此”。在山西省祁县北部、汾河东岸。面积6

  • 禹穴

   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禹陵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 “游江淮,上会稽,探禹穴。” 即此。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一百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二》: 禹穴 “高八尺,深九尺,旁镌 ‘禹穴’ 二字。穴右有

  • 团圆山

    在今山西石楼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48石楼县:“团圆山在县西北三十里。东西一百八里。其山顶高而团圆。”

  • 毕原

   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,长安县西北。亦名咸阳原、咸阳北坂、洪渎原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富辰曰,“毕、原、酆、郇,文之昭也”,指此。周文王、武王、周公皆葬于此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九年,武王上祭于毕。”

  • 东丘

   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龙兴寺内。唐柳宗元有《永州龙兴寺东丘记》。

  • 丁家埠

    即今安徽金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丁埠镇。1929年5月6日,共产党人周维炯等人在此策动民团起义。因是日为立夏节,史称“立夏节起义”。起义旧址在丁家埠小街北端大王庙,清代原为湖北会馆。20世纪20年代是国民

  • 保德州

    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保德军置,治所在保德县 (今山西保德县)。元属冀宁路。明属太原府,洪武七年 (1374) 降为县,九年 (1376)复升保德州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 升为直隶州。辖

  • 牧野

    一作坶野。在今河南淇县西南。周武王所率诸侯之师大败殷军于此。《尚书·牧誓》: “武王戎车三百两、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。” 《说文》 牧作坶。又作坶野。在今河南省淇县西南。殷末帝乙、帝辛(纣王)时,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