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水洋
指今我国黄海中部一带海域。《元史·食货志一》: 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开海运新道,“自刘家港开洋……又过万里长滩,放大洋至青水洋,又经黑水洋至成山,过刘岛,至芝罘、沙门二岛,放莱州大洋,抵界河口”。
指今我国黄海中部一带海域。《元史·食货志一》: 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开海运新道,“自刘家港开洋……又过万里长滩,放大洋至青水洋,又经黑水洋至成山,过刘岛,至芝罘、沙门二岛,放莱州大洋,抵界河口”。
在今陕西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华州:五港河“在州西。《志》云:石堤峪之水,北流为五港河,合赤堤峪水,入沙涧石桥河, 以达于渭”。
①秦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揭阳市西北。以在揭阳岭之南为名。西晋废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) 复置,属潮州。南宋绍兴二年 (1132) 又废。八年 (1138) 复置,移治玉窖村 (今揭阳市)。元属
战国赵邑,后属燕。在今河北满城县东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孝成王十九年(前247),“赵与燕易土:以龙兑、汾门、临乐与燕”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,后属燕。在今河北省满城县东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孝成王十九
1934年伪满置,治所在瑷珲县 (今黑龙江省黑河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黑河、呼玛、塔河、漠河、孙吴、逊克等市县地。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。
又名秦栈。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。即褒斜栈道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斩范中行之途,栈道千里于蜀汉。”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汉王之国,良送至褒中……因说汉王曰:‘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’。”皆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
金置,属汧源县。在今陕西陇县境。
即战国魏逢泽。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开封县: “逢池在东北。” 即此。见“逢泽(2)”。
宋大理置,属永昌府。即今云南昌宁县。元属顺宁府。明改广邑州。
战国韩邑,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苏秦为合纵说韩王曰,“韩卒之剑戟,皆出于冥山、棠溪、墨阳、合伯膊、邓师、宛冯、龙渊、大阿,皆陆断牛马”。古邑名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。产利
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冲沁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冲沁寨“在莆田县东四十里。三面阻海,与崎头、三江、澳港相接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顺治年间裁。在今福建省莆田市东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