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平县
1949年4月析平泉、青龙二县地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境。八月裁。
旧县名。1948年由青西县改置,治宽城(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镇)。1949年撤销,划归青龙、平泉两县。
1949年4月析平泉、青龙二县地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境。八月裁。
旧县名。1948年由青西县改置,治宽城(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镇)。1949年撤销,划归青龙、平泉两县。
在今广西鹿寨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洛容县: 高天砦 “在县东。自砦而东百二十里至平乐府修仁县。旧为盗贼出没处”。
①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有大、小笔架山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宁远卫: 小笔架山 “在海中六十八里”。清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6锦县: 大笔架山在 “城西南六十里,与小笔架山俱峙海中。状如笔架,潮退,见
北宋置,属流江县。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三十里临巴镇。
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2射洪县: 独坐山 “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周回一里,高一百丈,卓然孤峻,南枕涪、梓二水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独坐山 “在射洪县东三十里。江 (山)
即沙随城。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宁陵县: 沙随城 “亦曰沙阳亭。或谓之棠阳城,俗谓之堂城”。
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 11 江北厅: 铁坪山 “在厅东北五十里。高七里。山旧出铁,抵大江铜锣峡,上有梵音寺”。
即呼奴山。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水经·沽水注》: “沽水西南流经狐奴山西,又南经狐奴县故城西。渔阳太守张堪于县开稻田,教民种植,百姓得以殷富。” 即此。
即今江西萍乡市西三十五里湘东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萍乡县: 湘东镇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旧有湘东驿,宋建炎间移于县西三十五里之黄花渡。有黄花桥。元驿废”。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北部、萍水河畔。区人民政府驻
在今河南西部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 ·中次十一经》: “丰山东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,其阳多铁,其木多藷, 其草多鸡谷。” 按丰山, 清毕沅谓在河南南阳府治 (今南阳市) 东北; 又兔床山东一
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七十余里土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武乡县:土河寨在“县东七十里。西、南、北三面阻绝深涧,东面有墙,旧为戍守处,今名土河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