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城县

青城县
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析太湖县置,属舒州。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上格城。七年 (624) 废入荆阳县。

②唐开元十八年 (730) 改清城县置,属蜀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徐渡乡杜家墩子。以青城山为名。天宝初属唐安郡,乾元初复属蜀州。北宋属永安军 (后改永康军)。《宋史·樊知古传》: 淳化四年 (993),“青城县民王小波聚众为乱,谓其众曰: ‘吾疾贫富不均,今为汝辈均之。’ 附者益众。遂攻陷青城县”。即此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废入灌州。

③即青神县。今四川青神县。《宋史·杨栋传》:“杨栋字元极,眉州青城人。”

④蒙古太宗七年 (1235) 置,属济南路。治所即今山东高青县西青城镇。中统中改属陵州,至元二年(1265) 属河间路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废,十三年(1380) 复置,属济南府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改属武定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48年并入高青县。

⑤ 1941年7 月晋冀鲁豫边区由翼城、浮山、沁水三县析置,属太岳区。治青城村 (今山西翼城县东北青城村)。1945年12月撤销,并入翼城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太湖县置,治今安徽省太湖县东。属舒州。七年废入荆阳县。(2)唐开元十八年(730年)改清城县置,治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东南徐渡场杜家墩子。属蜀州。宋先后属永安军、蜀州、永康军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省入灌州。(2)古旧县名。蒙古太宗七年(1235年)以青平镇置,治今山东省高青县西青城镇。属济南路。中统间改属陵州。至元初改属河间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废入邹平、齐东二县;十三年复置,属济南府。1948年与高苑县合并为高青县。(3)旧县名。(1)冀中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置,治今河北省黄骅市。1942年与新海县合并,改设新青县。1945年为纪念黄骅烈士,改名黄骅县。(2)太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2年由山西省临浮公路以南翼城、浮山、沁水三县交界地区析置,治今翼城县青城村。1945年撤销,仍归各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画中

    即画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后汉书·耿弇列传》:“弇进军画中,居二城之间。” 李贤注: “画中,邑名也。……故城在今西安城东南。有澅水,因名焉。”

  • 延安城

    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齐东县“魏王城”条下:“县西二里延安镇有延安城。或曰,南燕时所筑。”

  • 种 (種) 州

    唐置,为羁縻州,属芳池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
  • 罗黎寨

    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。明郭子章 《黔记》 卷7: “元于罗黎寨置和弘州,寻改镇宁州……明洪武十六年仍于罗黎寨置州……嘉靖十二年改迁州治于安庄卫城。”

  • 显川县

    ①唐置,为羁縻思明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。后废。②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羁縻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
  • 石港镇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西北三十四里石港镇。明洪武初置巡司,嘉靖中置寨。后废。清设盐课大使于此。民国初并入掘港、吕四二场。在江苏省通州市北部、九圩港两岸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7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
  • 邓宁郡

    西魏废帝元年(552)置,属邓州。治所在尚安县(今四川南坪县西北)。《寰宇记》卷134文州:“取前邓羌部落所居为州郡之名。”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地。恭帝二年(555)改为武进郡,后又改为尚安郡。隋

  • 波汉山

    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镇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江州: 波汉山 “在州治后。山势起伏,如波澜,因名”。

  • 石鱼山

    又名立石山、鱼峰山。在今广西柳州市柳江南岸鱼峰公园内。唐柳宗元《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》:“石鱼之山全石,无大草木,山小而高,其形如立鱼。”

  • 清营山

    即清廉山。在今山西垣曲县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清水出清廉山西岭,世亦谓之清营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