雹泉
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四十里雹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安丘县: 雹泉 “自石罅中涌出,绵绵不绝,东流入潍水”。1943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邱南县治此。
集镇名。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。属管公镇。人口4500。为原雹泉镇人民政府驻地。西汉建村。村西有泉,泉水从石函中迸出,有串串气泡不断泛上水面,形如雨雹,故名。村以泉名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黄烟、花生。林产以苹果、山楂为主。有山楂制品、针织品、弹簧及建筑材料等厂。农历四、九逢集。温宋公路经此。
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四十里雹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安丘县: 雹泉 “自石罅中涌出,绵绵不绝,东流入潍水”。1943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邱南县治此。
集镇名。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。属管公镇。人口4500。为原雹泉镇人民政府驻地。西汉建村。村西有泉,泉水从石函中迸出,有串串气泡不断泛上水面,形如雨雹,故名。村以泉名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黄烟、花生。林产以苹果、山楂为主。有山楂制品、针织品、弹簧及建筑材料等厂。农历四、九逢集。温宋公路经此。
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观音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安庆府怀宁县:观音港“在府西北七十里。旧有巡司,今革”。
南朝梁置,属清远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,属清远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
即今山东寿光市北一百十里羊角沟镇。旧为海滨荒村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)小清河通运,遂为巨镇。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设羊口市,1950年撤销。
即昆嵛山。一名姑余山。在今山东文登市西北。
北宋元丰五年(1082)改金水河为天源河。以源流深远,故名。《宋史·河渠四》:“金水河一名天源,本京水,导自荥阳黄堆山,其源曰祝龙泉。”
亦作朱良桥市。即今湖南宁乡县东北朱良桥乡。清同治《宁乡县志》卷6:朱市“在县东北六十里朱良桥”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宜城市西部、蛮河北岸。属小河镇。人口 3000。因居民朱姓居多,故名。为原朱市镇人民政府
从今吉林蛟河市北拉法,经舒兰、黑龙江五常至哈尔滨的滨江站。长271.7公里。日伪于1932—1934年修筑。1935年又展筑至哈尔滨,与中东铁路接轨。自吉林省长图铁路拉法站(属蛟河市)经舒兰,至黑龙江
即今印度尼西亚帝汶岛。地闷,马来语意译为“东”。吉里系由梵语转为马来语Giri之对音,意为大山。明费信《星槎胜览》有专条记述。
即今福建泰宁县西北峨眉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泰宁县: 峨眉峰 “在县北五十里。周围数十里,高数千丈。类蜀之峨眉”,故名。在福建省泰宁县西北部。属杉岭。由凝灰岩、安山岩构成。西北—东南走向。主峰海
即今江西兴国县东北九十里古龙冈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兴国县东北有古龙冈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