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。宋范致明 《岳阳风土记》: “洞庭山之北,宜春口出焉。韩退之诗 ‘朝发宜春口’,即此地也。”
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中岳庙门前500米处。东汉元初五年(118)建。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,与少室阙、启母阙并称“中岳汉三阙”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中岳庙门前。东
在今四川巫山县东,为长江三峡之一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巫峡,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。江水历峡,东径新崩滩,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,谓之巫峡,盖因山为名也。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,重岩叠嶂
亦名早社镇。北宋置,属定安县。即今甘肃宁县东南三十里早胜镇。金属定平县。古镇名。北宋以唐枣社驿置,在今甘肃省宁县东南。属宁州。后废。
①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置,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新城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散洋峪堡” 条下: “又孤山堡,在碱场堡东南,亦嘉靖二十五年置。”②明置,即今陕西府谷县西孤山乡。
在今新疆塔城市北、哈萨克斯坦东北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2: 塔尔巴哈台鄂拉 “为准境北屏。山有特里特额达巴,尤称险隘”。
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布尔根。
在今福建仙游县北五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作“大飞山”,为县之主山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9兴化军:大飞山,“山地本平湖数顷,一夕风暴至,旦见此山耸峙,因名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仙游县:二飞山“蜿蜒数百里。屹立
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尼古拉耶夫斯克 (庙街)一带。开元间属黑水都督府。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 “黑水西北 (按,应为东北之误) 又有思慕部,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
南朝梁武帝改临海郡置,属东扬州。治所在章安县(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椒江北岸之章安镇)。辖境当今浙江临海、台州二市及天台、仙居、宁海、三门、温岭五县地。寻复改临海郡。南朝梁以临海郡改名,治章安县(今浙江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