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晋

阳晋

①战国魏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魏襄王十六年(前303),“秦拔我蒲反、阳晋、封陵”。即此。

②战国时卫邑。在今山东郓城县西。《战国策·楚一》:张仪说楚王曰,“秦下兵攻卫阳晋,必开扃天下之匈”。即此。


古邑名。(1)战国卫邑。在今山东省郓城县西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张仪说魏王:秦“劫卫,取阳晋,则赵不南”,即此。(2)又作晋阳。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哀王(当作襄王)十六年(前303年),“秦拔我蒲反、阳晋、封陵”,即此。(3)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郓城市西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为赵将伐齐,大破之,取阳晋。”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骨河

    一名兀泷古河。即今新疆青河、富蕴、福海三县境之乌伦古河。元刘郁《西使记》:“数日,过龙骨河……河西注潴为海。”古水名。《元秘史》作兀泷古河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乌伦古河。

  •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

    简称甘肃行省。元至元十八年(1281)置,治所在甘州路(今甘肃张掖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、宁夏大部、内蒙古西部及新疆、青海部分地区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并入陕西等处行中书省。

  • 白鹿崖

    在今河南固始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固始县“��山”条下:“又县南有白鹿崖,亦昔时戍守处,故寨存焉。”

  • 三江城

    即今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驻地三江镇。《清一统志·连州》:三江城“在州境高良峒。周二百八十丈。本朝康熙四十三年建”。1946年置连南县治此。

  • 八圩镇

    即今江苏靖江市南八圩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靖江县:“八圩镇在城南一十五里。”在江苏省靖江市南部,南濒长江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公所桥,人口3000。镇以境内八圩港命名。19

  • 思陀土司

    明洪武中置思陀甸长官司,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。清道光元年 (1820)迁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。1933年废。

  • 太平洲

    在今江苏扬中市。本系长江中沙洲,原属丹徒县。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4年1月)于洲上置太平厅,1912年改为太平县,1914年又改名扬中县。江苏省南部长江中的冲积沙洲。明时始露出水面。扬中市即在此沙

  • 连山厅

    清嘉庆二十三年(1818)升连山县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。1912年复改连山县。清嘉庆二十一年(1816年)升连山县置,治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。直隶

  • 环州

    ①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置,治所在鸣沙县(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)。《元和志》 卷4灵州鸣沙县: 环州 “以大河环曲为名”。大业三年 (607)废。唐贞观六年 (632) 复置,九年又废。②唐武德

  • 井冈镇

    在今江西吉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井冈镇在“府西六十里。有巡司,元至正中置,明朝因之”。清朝乾隆三十年(1765)巡司移驻永阳镇(今吉安县西南永阳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