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华岩

阳华岩

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回山下。唐元结作《阳华岩铭并序》,并于永泰二年(766)由江华县令瞿令问以三种字体刻于岩上。其序曰:“道州江华县东南六七里有回山,南面峻秀,下有大岩,岩当阳端,故以阳华命之。”铭云:“九疑万峰,不如阳华。”自唐以来,游人题咏甚多,摩崖石刻至今完好。


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城东南5千米回山下。清道光《永州府志》载:“江华复岭重冈,地远而险,其山之秀异者,自古称阳华岩。”唐元结守道州时,作铭刻岩,其序曰:“道州江华县东南六七里有回山,南面俊秀,下有大岩,岩当阳端,故以‘阳华’名之。”“吾游处山林几三十年,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嘉者,未有也。”可见阳华风景之胜。洞内有石磬,下有寒泉,冬暖夏凉。历代游人题咏甚多,元结有诗曰:“海内厌兵革,骚骚十二年。阳华洞中人,似不知乱焉。谁能家此地,终老可自全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岸

    指今中南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。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卷下:“俗分诸国为上、下岸,以真腊、占城为上岸,大食、三佛齐、阇婆为下岸。”上、下岸或以马六甲海峡为准而区分。

  • 遮羊堡

    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岷州。在今甘肃岷县东北。

  • 长宁谷

   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川河谷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大业五年(609),“五月乙亥,上大猎于拔延山,长围周亘二十里。庚辰,入长宁谷”。即此。

  • 明月溪

    在今广西合浦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0廉州府: 明月溪 “在合浦县北八十里。清夜湛然,如月一色”。

  • 草沟圩

    即今安徽泗县西南草沟镇。清咸丰九年(1859) 张乐行、张敏行率捻军与清兵激战于此。在今安徽省泗县西南。清咸丰九年(1859年),张乐行等率捻军与清军激战草沟圩,即此。

  • 野猪河

    在今江西万载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袁州府万载县: 野猪河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源出金钟湖,北流过鱼鳞滩为深潭,会竹洞水而合龙河。其水迂回旋绕,奔腾峻急,舟行者患之”。

  • 仙崎寨

   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仙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福州府长乐县“黄崎寨”条:“《志》云,县有仙崎寨、广石寨、东山寨,与黄崎为把截四寨。”

  • 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三十里。《春秋》: 庄公二十九年 (前665),“城诸及防”。杜注: “诸、防皆鲁邑。”西汉置诸县于此。(1)古国名。商代方国。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。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彭

  • 浩罕

    即霍罕。今乌兹别克斯坦浩罕。

  • 移支国

    东汉时西域国名。都城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移支国居蒲类地。户千余,口三千余,胜兵千余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