闵家桥镇
即今江苏金湖县东南闵桥镇。旧属高邮县。清嘉庆《高邮州志》卷1有闵家桥义渡。
即今江苏金湖县东南闵桥镇。旧属高邮县。清嘉庆《高邮州志》卷1有闵家桥义渡。
隋大业元年 (605) 改轮氏县置,属豫州。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。三年属河南郡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) 废。永淳元年 (682) 复置,二年 (683) 废。光宅元年 (684) 复置。万岁登封元年 (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后旗: “牧地跨柴集河,其水北注盐池。东至锡喇盐海子、察罕托罗海,南至合约尔巴尔克,西至布隆吉尔河源,北至
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9威远御夷州: “莫家寨河在州境。汲其水浇炭火上炼之,即成盐,居民恃以为利。”
①即今黑龙江省肇州县东北丰乐镇。清末《黑龙江全界地图》:肇州县东北有丰乐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黑龙江省肇州县:“县属丰乐镇,距县市九十里。一名小城子。距满沟驿一百二十里,至安达驿一百五十里。与
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十里,麻川西岸。原为太平县治,1963年移往甘棠镇。有仙源桥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5宁国府:仙源桥“在太平县南,旧名富溪。宋绍兴间建,本朝正统初重修”。(1)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中部
古称大若山。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以东的东海海域中,东北邻舟山岛。岛上树林茂密,远处眺望,如浮于水面之亭台楼阁,故得名。土沃民稠,明时设兵戍守于此。原有大榭山、小榭山两岛,因筑塘相连。面积28.2平方千
原名延贤堂,又名听讼堂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元嘉三年(426),“车驾临延贤堂听讼”。唐许嵩《建康实录》卷17:南朝梁天监六年(507),改“听讼堂为仪贤堂”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太
即山西行都指挥使司。明洪武八年(1375)改大同都卫置,治所在白羊城(今山西大同市西一百四十里),二十五年(1392)徙治大同府(今大同市)。领今山西省北部诸卫所。
又作速频、苏滨、恤频、苏濒。金天会二年 (1124) 改耶懒路置,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 (双城子) 南。因濒苏滨水 (今绥芬河)得名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饶河、虎林、密山、鸡西、东宁、绥芬
清置,属翼城县。即今山西翼城县东三十五里隆化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龙化镇“南连绛县,北接浮山,为商旅辏集之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