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春观

长春观

①在今山东济南城西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二》:长春观“在历城县西。邱处机修真处。殿后一洞,蜿蜒数十里。一名大庵”。

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,双峰山南麓。始建于元。因纪念长春真人丘处机而命名。多次重建。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(1864)按明建筑形式重修。主要建筑有灵官殿、太清殿、七真殿、三皇殿、大士阁、藏经阁等。

③在今云南昆明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引《府志》:长春观“本元梁王宫。明初即其地为岷王宫,后废。因改建为观”。


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大东门外、双峰山南麓。山势至此伏而又起,即李白《望黄鹄山》所谓“中峰倚红日”之处。据传系元代为祭奉邱处机(号长春子)而建,故名。因地处武昌要冲,为兵家必争之地,故多次遭战火破坏,亦多次重修。现存建筑是清同治三年(1864年)按明建筑形式重修。由前至后,倚山上行,中为五重,左右四院,层楼飞阁,巍峨宏丽,被誉为“江楚名区,道子云集之处,黄冠皈依之所”。清人王柏心《过长春观》诗中有“紫府琼台仍缥缈,元都金阙故清虚”句。现尚存灵官殿、太清殿、七真殿、三皇殿等中路建筑及大士阁、藏经阁、寮房、方丈堂等附属建筑,并存有碑刻等文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相兴都督府

    唐置,为党项羁縻府,属灵州都督府。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。后废。

  • 乐昌防

    北周置,在今山西曲沃县南。

  • 林寺山

    即今山东海阳县北林寺山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1 “火山” 条下载: “又有仓山、林寺、福阜三山。林寺、福阜,淘金之地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6莱阳县: 林寺山 “元亦置金场于此”。

  • ①西周封国。姬姓。都沬邑(今河南淇县)。《史记·卫康叔世家》: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,“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, 居河、淇间故商墟”。公元前660年,狄破卫,徙都曹(今河南滑县东)。前658年又徙都楚丘

  • 扶欢山

    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八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0:扶欢县“以县东扶欢山为名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0南平军:扶欢山“唐以之名县。今谓之寨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扶欢山,“《旧志》:县有砦子山。明万历中,

  • 伊棉河

    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南伊敏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济尔玛台河“在呼伦布雨尔东七十余里。源出东南库克齐尔摩多。又相近有伊棉河”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4《地理志·山川》 呼伦县:依奔河“亦作伊敏,《

  • 嘉宁县

    三国吴建衡三年 (271) 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风州。西晋属新昌郡。南朝梁为兴州及新昌郡治。隋大业初属交趾郡。唐为峰州治,天宝初为承化郡治,乾元初复为峰州治。后废。古县名。三国吴建

  • 兴山市

    1946年革命根据地由汤原县兴山镇析置,属合江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鹤岗市。1949年9月改属松江省。同年12月改名鹤岗市。旧市名。东北解放区设。1946年由汤原县兴山镇析置,市因以为名。治今黑龙江省鹤岗

  • 周代国名。姜姓。春秋时为齐所灭。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纪台乡。《左传》:隐公元年(前722),“八月,纪人伐夷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“剧,有纪亭,古纪国。”古国名。西周封国,姜姓。在今山东省寿光

  • 宣武军

    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建中二年 (781) 置,治所在宋州 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兴元元年 (784)徙治汴州 (今河南开封市)。辖境屡有变动,长期领有汴、宋、亳、颍四州,相当今河南封丘、开封市、尉氏、柘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