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铜城镇

铜城镇

①北宋置,属天长县。即今安徽天长市北四十八里铜城镇。西汉吴王刘濞在此冶铜铸币,并筑土城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4盱眙军: 铜城镇 “在天长县西北四十五里。汉吴王濞有大铜山,即山铸钱,后因名镇”。

②北宋置,属东阿县。即今山东东阿县治。


(1)在安徽省天长市北部。面积89.8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铜城,人口1万。西汉吴王濞在此冶铜铸币造兵器,筑土为城,故名。1949年设铜城镇,1958年改公社,1961年复置镇。1986年铜城乡并入,2001年乔田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西瓜等。有轧花、电机、塑料、化工、五金等厂。镇区沿铜龙河北岸及公路分布。为天长市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天铜、天金公路在此交会。镇南有新四军练兵场旧址。(2)在山东省东阿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04.7平方千米。人口9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铜城,人口2.8万。旧传此地镖行极盛,有拳不打铜城之说,因取“铜墙铁壁”之意,故名。汉为临邑县治。宋始置铜城镇。元、明称铜城驿。1947年东阿县治从柳林屯迁此,遂正式定为县城。建国初属东阿县四区、一区。1956年撤区划为铜城等三乡。1958年建铜城公社,同年划归茌平县。1961年复归东阿县,改铜城区。1971年复建铜城公社,1984年建镇。2001年黄屯乡并入。赵王河、官路沟、班滑河、贺干沟、马安沟均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砖瓦、造纸、纸箱、合金、化工、印刷、化肥、服装等厂及建筑安装公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门暗沙

   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北部边缘。东北与本固暗沙相距1.6海里,西南与华夏暗沙相距5.4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西门暗沙。

  • 曹水

    一名好阳河。即今河南灵宝市东北好阳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曹水 “出南山,北径曹阳亭西。其水西北流入于河”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 “周文败,走出关,止次曹阳。” 《索隐》: “小颜云,曹水之阳也。其水

  • 高坡

    一名高陂。即今福建永安县东北六十二里高陂乡。明正统中置太平巡司于此。

  • 乌龙沟口

    即今河北涞源县东北乌龙沟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》:乌龙沟口“在州西紫荆关西北六十里,接广昌县界,外口要冲也。今有把总驻防”。

  • 茅山镇

    即今湖北蕲春县西四十里茅山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在河北省兴隆县西南部。面积181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茅山,人口960。以山为名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

  • 定胡郡

    北周大象元年 (579) 置,属石州。治所在定胡县 (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)。辖境相当山西柳林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定胡县(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)。属石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柳林县一带,设有关

  • 饶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南二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“应劭曰: 在饶河之阳,故名。” 东汉属安平国。三国魏属博陵郡。西晋属博陵国。北魏属博陵郡。北齐天保五年 (554)移治今饶阳县

  • 山坡

    亦名山陂。即今湖北武昌县南六十里山坡乡。清设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:山坡巡检司“在江夏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旧系马驿,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改设巡司”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。清乾隆

  • 柳下屯镇

    亦名柳家屯、柳屯。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四十五里柳屯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大名府开州:有 “柳下屯镇”。

  • 蒲岐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盘石卫。治所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蒲岐镇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) 改置蒲岐寨,设把总驻守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乐清市东北蒲岐。属盘石卫。清顺治十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