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南西加斗村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灵县:加斗山在“县东南十五里。上有圮城,或以为即留老寨也,昔人筑此以避兵,亦名留老疃。洪武中又筑寨于此,周一里有奇,曰加斗寨”。
俗称西公旗。清顺治五年(1648)建,属乌兰察布盟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哈业脑包乡哈德门地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20世纪30年代迁治哈拉盖补隆(今白彦花镇)。1954年划归
即扶卢山。在今广东四会市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57广州四会县:芙芦山“在县东四十里。高千丈, 山上有一湖, 每至甲戍日, 闻丝竹之音”。
即今贵州晴隆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安南卫:安南城“今卫治。洪武十七年,置尾驿。二十年,置尾递运所。二十一年,置尾站及尾洒堡。二十三年,置卫治江西坡。二
即覆盎门。汉长安城南面东头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大白杨、小白杨二村之北。《三辅黄图》卷1:“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, 一号杜门。……王莽更名曰永清门长茂亭。”
元至正二十六年 (1366) 朱元璋改淮安路置,后属南京。治所在山阳县 (今江苏淮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盐城、淮安、洪泽等县市以北,睢宁、邳州以东,赣榆以南,东至海。清属江苏省,辖境缩小。1912年废
①秦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。三国魏黄初二年 (221) 孙权自公安迁都于此。改名武昌县。②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析武昌县置,属武昌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南。隋开皇九年 (587)废。古
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分河北路置,治所在真定府 (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向南,子牙河,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以西,太行山以东,河北阜平、唐县以南,河南旧黄河以北地区。金时东部、西南部略有
①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改怀化县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即今广东怀集县。据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西卷:“《天文志》云,怀集以水名怀溪也。”隋属南海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为威州治, 贞观初属南绥州,十三
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三关口。清《辛卯侍行记》:“二十三日出西门就驿路, ……五里蒿店,居民五六十,下堆为瓦亭峡,即古弹筝峡,唐德宗时与吐蕃分界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