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东晋宁康初(373)改春谷县置,属宣城郡。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。寻废。②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,俗呼水没城。《寰宇记》卷13阳谷县:“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。”
即今新疆特克斯县东南科克苏河,为特克斯河支流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“特克斯河又东北径特里莫图岭南,又东北流,库克乌苏入之。”
又名小梅岭。在今江西大余县境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大庾县:小梅关岭“有二,一在府北一里,与梅关相对;一在府西南十五里,较梅岭差平小。《志》云,小梅关,相传唐开元以前入粤之路, 由此渡章水滩,故名
即今河北滦县西北六十五里麻湾坨乡。光绪 《滦州志》 全图: 县西北有麻湾坨。
北宋置,属盐亭县。在今四川盐亭县北八十里鹅溪村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鹅溪 “在盐亭县境。其地产绢。文与可诗云: ‘待将 一段鹅溪绢,扫取寒梢万尺长’。东坡诗云: ‘为爱鹅溪白茧光’”。
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宁阳县“青川村”条下:东台“俗名梁王点军台”。
又作普藤。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二十四里普文镇。版纳勐岭、勐旺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。
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51:大南沟卡路“在碱厂边门外”。
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。1959年东方县迁治于此。1987年改设东方黎族自治县。在海南省东方市境西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365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,汉族聚居。镇人民政府驻八所,人口5万。依八所
明嘉靖三十年 (1551) 置,属龙溪县。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。嘉靖四十五年 (1566) 于此置海澄县。明嘉靖三十年(1551年)于月港置,即今福建省龙海县东南海澄镇。四十四年于此置海澄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