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濡县
唐贞观二十年 (646) 析盈隆县置,属黔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治都濡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都濡县: “以县西北六十里有都濡水为名也。” 北宋嘉祐八年 (1063) 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二十年(646年)置,治今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。属黔州。北宋嘉祐八年(1063年)废。
唐贞观二十年 (646) 析盈隆县置,属黔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治都濡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都濡县: “以县西北六十里有都濡水为名也。” 北宋嘉祐八年 (1063) 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二十年(646年)置,治今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。属黔州。北宋嘉祐八年(1063年)废。
清乾隆三年 (1738) 设,即今贵州凤冈县东南峰岩镇。
即龙牙菩提。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海上之凌加卫岛。明费信《星槎胜览》作“龙牙善提”,善应为菩之讹。
又作多丁。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,墨脱县治西南一百一十四里处,沿雅鲁藏布江右岸。为珞巴语名。原隶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亦作百岁山。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平茶洞长官司:白岁山在“司西三十里。高耸插天。土人以山积雪则有年,故名”。
又作青科鉴、顷科杰。治所在今西藏加查县北崔久。“琼科尔结”,藏语意为法轮王、大法轮。
即今四川成都市的别称。成都从五代后蜀以来别称芙蓉城、蓉城,故简称蓉。四川省成都市的简称。五代后蜀主孟昶喜芙蓉,于城内遍植,因名芙蓉城。简称蓉。
元置,属容州路。在今广西容县东南五十里。
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杭爱省塔尔加图东南。
明成化中置,属宁海卫。在今山东烟台市宁海镇东北金山下寨。
即大肚川。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抚民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