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竭提山
一名展诰山。在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卢溪县:连竭提山“峰峦秀拔,连接群山”。
一名展诰山。在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卢溪县:连竭提山“峰峦秀拔,连接群山”。
又名危渡口。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北四十里,古滹沱河南岸,今名西凌霄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光武自蓟南驰 “至呼沱河,无船,适遇冰合得过,未毕数车而陷”。李贤注: “即光武所渡处,今俗谓之危渡口。” 《寰
唐武德四年 (621) 于故猛陵县置,属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北五十里人和镇孟陵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梧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苍梧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猛陵县置,治今
明 “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”之简称。景泰二年 (1451) 遣尚书总理宣府镇 (今河北宣化县)、大同镇 (今山西大同市) 军务,成化、弘治间,时遣时止。嘉靖初,设总督兼辖偏头关所(今山西偏关县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上蔡县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即今江西上高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引顾野王 《舆地志》: “太康元年,以上蔡人思本土,改为望蔡县。” 隋开皇九年 (589) 省入建城县。唐武德五
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。明万历 《严州府志》 卷2遂安县: 积雪山 “在县西八十里。冬春积雪不消,故名”。
东阳江支流。在今浙江金华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金华府: 通元溪在 “府北十五里。源出金华山巅徐公湖,经山桥下,又南经府北十五里之东紫岩,环郡后,至城东南之宏济桥入于南溪”。
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文脊山东南侧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文脊山“有六洞,梅圣俞与张献民同游,留题刻石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:文脊山“东南有石壁峭立,划然中开,俨若城阙,谓之山门。中有山
在今湖南永州市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5永州:永山“在零陵县南九十里。州因以名”。
在今江西都昌县西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一》:大矶山“悬崖百仞,长三里许。一名望仙山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远。山之瞭望台,旧为备湖巡兵屯聚处”。又称望仙山。在江西省都昌县西。海拔200米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
北宋熙宁六年(1073)改婆娑砦置,属江安县。在今四川长宁县(旧安宁镇,今长宁镇)。大观四年(1110)废。政和六年(1116)复置,属长宁军。南宋嘉定四年(1211)改置安宁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