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家湾
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北赵湾镇。清光绪《洵阳县志》 卷4 《桥渡》: 城北一百二十里有赵家弯。
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北赵湾镇。清光绪《洵阳县志》 卷4 《桥渡》: 城北一百二十里有赵家弯。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山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南境。贞观元年(627)废入建初县。
唐武德元年 (618) 析阆中县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七十里二龙镇。七年 (627)省入阆中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四川省阆中市东南。为阆州治。七年废。
辽、金作涞流河或来流水。在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处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拉林河“在 (吉林) 城东北二百二十五里。源出拉林山,西北流会和伦、摩琳、喀萨哩三水,经阿拉楚喀城西一百二十里,至城西北二百五
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六年 (前557),“楚公子格帅师,及晋师战于湛坂”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于父城东南、湛水之北,山有长阪,盖即湛水以名阪,故有湛阪之名也。”
①一称粤江。是我国南方西江、北江、东江的总称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州府一》 “牂牁江” 条:“ 《番禺县志》:牂牁江一名珠江,即西、北二江下流也。东过沥滘堡北,谓之东冲,又东合蚬江,至县东南八十里南海庙
北宋天禧时分江南路置江南西路,简称江西路。北宋天禧年间分江南路置江南西路,简称江西路。参见“江南西路”。
①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置,治所在鸣沙县(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)。《元和志》 卷4灵州鸣沙县: 环州 “以大河环曲为名”。大业三年 (607)废。唐贞观六年 (632) 复置,九年又废。②唐武德
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汝北郡:“孝昌三年置,治阳仁城。”即此。
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二十二里夏驾山。宋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9上虞县: 夏盖山 “在县 (治今丰惠镇) 北五十里。《旧经》 云: 山形如盖,因以为名”。明嘉靖三十五年 (1556),明军败倭寇于夏盖山,即此
亦称博力,又作希禅屯。为唐勃利州和黑水都督治所。明为喜申卫治。清属吉林三姓副都统辖境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。清曹廷杰《西伯利东偏纪要》:“伯力地方在三姓东北千六百余里,乌苏里江入松花江处东岸。”清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