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宣慰司
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八番顺元宣慰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永乐十一年 (1413) 改属贵州布政司。成化十年(1474) 分置程番府 (后改置贵阳府),辖境缩小。清初废。
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贵州宣抚司置,治今贵州省贵阳市。属四川行省。永乐十一年(1413年)属贵州省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贵阳、修文、开阳、息烽、金沙、大方、纳雍、六盘水、织金、惠水、长顺等市县。成化十二年(1476年)析置程番府。后废。
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八番顺元宣慰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永乐十一年 (1413) 改属贵州布政司。成化十年(1474) 分置程番府 (后改置贵阳府),辖境缩小。清初废。
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贵州宣抚司置,治今贵州省贵阳市。属四川行省。永乐十一年(1413年)属贵州省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贵阳、修文、开阳、息烽、金沙、大方、纳雍、六盘水、织金、惠水、长顺等市县。成化十二年(1476年)析置程番府。后废。
西汉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。因不夜城为名。东汉废。境内成山,汉时有日祠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因不夜城得名。在今山东省荣成市北不夜村。属东莱郡。东汉废。境内有成山日祠。
①指九州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汨越九原,宅居九隩。”韦昭注:“隩, 内也。九州之内皆可宅居也。”②战国赵邑,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黑柳子乡三顶帐房村古城。一说在今包头市西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武灵王
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博罗阿吉尔罕山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太祖谕按陈弟册曰:“阿剌忽马乞迤东,蒜吉纳秃山、木儿速拓、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、哈老哥鲁等地,汝则居之。”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博罗
即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。以其旗色尚白故名。都城在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“或曰大食族中有孤列种,世酋长,号白衣大食。种有二姓, 一曰盆尼末换,二曰奚深。有摩诃末者,勇而智,众立为王,
在今天津市宝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一》: 蓟运河 “在宝坻县东三十里。其上流为梨河,发源迁安县之三屯营、芦儿岭; 一自蓟州之沽河; 一自三河县之泃河,至县东北三岔口合流,俗名潮河,亦名运粮河,又名
在今山东新泰市西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新泰县“上四庄”条下:“县西五十里有谷里,相传古齐、鲁会盟处。”
①东晋隆安二年 (398) 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晋熙县 (今四川绵竹县)。南朝宋属益州。南齐永元初废。梁复置,属潼州。北周移治阳泉县 (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孝泉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绵竹县及德阳市西部地。隋开
在今天津市宝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宝坻县:朱家庄“在县西十里。又西十里有崔家庄,皆当往来通道”。
又作新政县。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和甘肃正宁县析置,治马家堡 (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家堡)。取 “正宁县新正” 之义。1940年迁看花宫 (今旬邑县北看花宫)。1941年徙治杨坡头(今旬
外蒙古旧部名。即赛音诺颜部。清雍正三年(1725)分土谢图汗部西境置,乾隆三十一年(1766)加汗号,是为喀尔喀四部之一。所部二十四旗,会盟于齐齐尔里克。牧地约当今蒙古国后杭爱、巴彦洪戈尔等省和前杭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