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明门
魏晋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西面正西一门。汉称雍门。魏晋改为西明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三年(309),汉刘聪攻洛阳,“屯西明门”;五年(311)刘聪攻洛阳,刘曜“自西明门入屯武库”,皆此。
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。汉魏洛阳城西面正西一门。汉称雍门,魏晋改西明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晋永嘉三年(309年),汉刘聪攻洛阳,“屯西明门”,即此。
魏晋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西面正西一门。汉称雍门。魏晋改为西明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三年(309),汉刘聪攻洛阳,“屯西明门”;五年(311)刘聪攻洛阳,刘曜“自西明门入屯武库”,皆此。
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。汉魏洛阳城西面正西一门。汉称雍门,魏晋改西明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晋永嘉三年(309年),汉刘聪攻洛阳,“屯西明门”,即此。
在今吉林通榆县东南青龙泡屯。清光三十年 (1904) 初置开通县于此。民国徐曦 《东三省纪略》 卷2: “开通县原治哈拉乌苏,是年十月移治七井子。” 即此。
唐置,在今新疆乌苏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北庭大都护府:“渡黑水,七十里有黑水守捉,又七十里有东林守捉。”唐置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西。属北庭都护府。
在今广西容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容县:三纽岭“在县南百里。崚峋峭险”。
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琼州府澄迈县: “南有兔颖巡检司,治曾家东都,后迁南黎都,废。”
即白鱼寨。在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北玉屏山上。又称白鱼砦。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西30千米的玉屏山上。山长百余里,高 2300 余米,峰陡峡深,泉曲瀑飞。山上古砦,多为山石所垒,除居民房舍外,有
①在今浙江衢州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西安县“峥嵘山”条:“其东南相连者曰龟峰山,府治枕其麓。”今与峥嵘山统称府山。②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弋阳县:龟峰山“弋阳江经其下。山连峰
元至正七年 (1347) 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六里整董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江城、勐腊两县及景洪市之间的部分地区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废入车里军民府。元至正七年(
清光绪五年 (1879) 改阳万土州置,属百色厅。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北百峰乡。1913年改为恩阳县。清光绪五年(1879年)以阳万州改名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西。1913年废州改县。
即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前旗。旧属绥远省。原驻地在今准格尔旗西之西营子乡。1948年迁驻沙圪堵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据民国 《绥远通志稿》 说: “蒙语左翼曰郡格尔,今多译作准格尔。”
明嘉靖七年(1528)于故思恩州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旧城镇。1918年废入思林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北。属思州府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