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义桥
在今江苏淮阴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:西义桥“在新城西门外,旧名西铁桥,为行旅辏集之所”。
在今江苏淮阴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:西义桥“在新城西门外,旧名西铁桥,为行旅辏集之所”。
或作布尔都庙。即今内蒙古正镶白旗西北布日都苏木。1946年察哈尔左翼正白旗(1949年正名为正白旗)迁驻于此。1950年为正白镶白联合旗驻地。“布日根”,蒙古语意为绿洲淀。1956年正白镶白联合旗改称
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长布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90:长乐县有长蒲墟汛。
即今浙江平湖市内之平湖塘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平湖县:市西河“在县治西。源自府城东之汉塘,东流五十余里经此,又东入于当湖”。
隋大业十一年(615)置,属眉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市南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1玉津县:“以江有璧玉津,故以为名。”唐武德初属嘉州,天宝初属犍为郡,乾元初复属嘉州。北宋乾德四年(966)废入犍为县。古
北宋置,属西安州绥戎堡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。后废。
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三十里,今已堙圮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崇明县: 渡船港 “在县东南。有渡口,去县三十里。至旧城平阳沙界沟渡,海面不过十里”。
西汉置,属张掖郡,为农都尉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(俗称白虎城)。西晋改名番禾县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复置番和县,属凉州。大业初属武威郡。唐武德二年 (619)又改名番禾
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“固本堤” 条下:钟家园堤 “在府 (今临江镇) 东南十余里。《志》云,堤当袁、赣二水之冲,修筑为艰。隆庆三年修城复坏,以沿堤皆沙砾,易于消溃也。
元置,属播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。元至正末改为白泥州。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金乡卫。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六十里蒲城乡。清顺治中废。后设蒲门巡司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平阳县南蒲城。属金乡卫。清顺治年间废。后置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