虾岐山
清属定海县。即今浙江舟山市南海中虾峙岛。
清属定海县。即今浙江舟山市南海中虾峙岛。
指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北之金口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天津水“在峨眉县西南,出徼外,入沫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峨眉县“彝惜水”条下:“天津水在县西南百五十里,皆出越西界,东北流入县境,注于阳
一名灵鹫峰。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“武林山”条引晏殊《舆地记》:“晋咸和元年,西天僧慧理登兹山,叹曰:‘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,不知何年飞来?’”故名。峰下有玉乳、龙泓诸洞,
在今广东南海市北,东距广州市十五里。《宋史·刘鋹传》:开宝四年(971),伐南汉,潘美破英、雄二州,次泷头,刘鋹遣使请和,美挟鋹“过马径,去广城十里,砦于双女山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
北魏皇兴三年(469)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,后徒治今朔州市东南。寻废。北魏皇兴初置,治今山西省大同市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大同、朔州、左云、山阴等市县地。皇兴三年(469年)徙治今朔州市东南
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弋阳郡。治所在安丰故城(今河南固始县东南)。后为边城郡治。大明八年(464)又属弋阳郡,后复为边城郡治。北魏改为期思县。南朝陈复为边城县。隋开皇初又改为期思县。南朝宋
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十里大融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潭溪蛮夷长官司 “顿洞寨” 条:“又有容洞、铜锣二砦,俱在司南七十里。司境之砦凡二十有五,此其最著者。”
在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北小海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万州:小海港在“州东北二十里。港口有二小石山,南北对峙如门,海舶往来,取道于此”。
亦作临濠郡。梁天监初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大桥乡三官集。旋废。南朝梁天监三年(504年)置,治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部地。属安州。寻改名广安郡。
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单于大都护府金河县:“有云迦关,后废。大和四年复置。”时李泳为振武节度, 以兵千人戍守。开成五年(840), 回鹘溃乱,侵逼西城,诏振武节度使刘沔屯云迦关
南齐置,属东莞琅邪二郡。治所在今江苏东海县或连云港市境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