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蔡水

蔡水

①又作蔡河。源于今河北邢台市北,东流入任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 蔡河 “发源邢台县北梁原店之西山,东流入任县界,至圣水井与圣水河合,东入大陆泽”。

②在今河南泌阳县南。俗名田市河。《水经·比水注》: “比阳县故城南有蔡水,出南磐石山,故亦曰磐石川,西北流注于比。”

③即古沙水。“”,本音 “”,魏晋北朝后遂通作 “”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 文帝纪》: 黄初五年 (224),为水军 “循蔡、颍,浮淮,幸寿春”。《水经注》 作 “”,《魏书· 地形志》 以后皆作“”。隋唐以后下游自今淮阳东出鹿邑下今芡河一支已淤断,径由古蒗荡渠东南入颍。五代周显德中自开封城东导汴水入蔡以通漕。北宋建隆初,导汴京西南闵水贯京城合于蔡,自后蔡河即以闵河为源,漕运大畅。开宝后因闵河改名惠民河,遂亦通称蔡河为惠民河。元时蔡河已淤为悬河。明以后屡为黄河决流所夺。开封、淮阳间故道尽归填淤。今惟残存淮阳县以下入颍一段,尚有东西蔡河之名。

④一名蔡沟。又作蔡河。在今河南上蔡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汝宁府一》: 蔡沟 “在上蔡县东南三十里。一水流衍,贯洪河而东入颍。世传龟行之迹成沟。所谓白龟浮于蔡河是也”。


即“蔡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沟

   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东路。又名上甘涧,为东、西甘涧之上源。青沟前有盘谷寺,旧名青沟禅院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 116引《四正山居志》: “青沟居盘山之中,群峰围绕,水汇于一,逆流而西,自天

  • 亭林镇

    亦曰顾亭林。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三十里亭林镇。南朝梁、陈间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曾在此隐居,呼野王读书堆。南宋乾道九年 (1173) 修濒海诸堰,因置监堰官于此。又置金山巡司,明废。其北有湖,湖南有林,因呼

  • 北马头镇

    清置,属天津县。在今天津市北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
  • 草湾

    在今江苏淮阴县东。因草湾河而名。《明史·河渠志一》: 嘉靖三十一年 (1552),总河副都御史曾钧言: “刘伶台至赤晏庙凡八十里,乃黄河下流,淤沙壅塞,疏浚宜先。次则草湾老黄河口,冲激淹没安东一县,亦

  • 新池村

    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新池乡。清光绪 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 郃阳县: 南乡大村有新池村。

  • 中山郡

    西汉高帝置,治所在卢奴县(今河北定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,保定、安国二市以西,唐县、新乐以东及滹沱河以北地区。景帝改为中山国。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于此,改置中山尹。北魏改为中山郡,隋开皇初废

  • 兴安江

   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之五华水。《清一统志·嘉应州》:兴安江“自惠州府龙川县流入长乐县南。又东经兴宁县南,又东经州南曰梅溪,又东入潮州府大埔县界。……《长乐县志》:水自崎峻来,源出丫髻, 东流为罗经水,

  • 义阳国

    西晋泰始元年(265)置,都新野县(今河南新野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、信阳二市与新野、唐河、桐柏、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、枣阳、广水等县市地。其后治所属有迁徙,太康九年(288)改为义阳郡。西晋泰始元年

  • 甲日宗

    即拉加里宗。今西藏曲松县。

  • 桂东县

    南宋嘉定四年 (1211) 置,属郴州。治所在上犹寨 (今湖南桂东县南二十里寨前乡)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以在桂阳之东而名。” 元属郴州路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迁治今桂东县,属郴州。民国初